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 二 )


在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法国文坛,维克多?雨果可以说是最璀璨的一颗明星 。而他的这部伟大的作品是他第一部引起轰动的浪漫派小说 。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强烈的美丑对比 。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于现实生活,也被大大夸张和强化了,形成了尖锐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 。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始终围绕三个人展开: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伽西莫多 。
静静地,自己独自一人走在霜天红叶的世界 。迎着瑟瑟秋风,踏着一片片槐树叶,沿着弯弯小路,我沉痛地苦闷地默默地走着 。涉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当那位身穿白色衣裙的天使在绞死台上香销玉殒时,我的心碎了 。爱丝美拉达,一位美丽纯真的女孩 。
你能想象一只美艳绝伦的蝴蝶飘落于喧嚣的城市中吗?
你能想象一张白晢无瑕的绸子掉进在乌黑的泥坑里吗?
风温柔地撩拨着希望的火花,落叶起舞,搭建成一座承载着神话的楼梯 。我,小心翼翼地往前迈步 。狼嚎的哭叫声在耳边响过,梯,仿佛刹那间断了 。而我,则掉落在无底的黑暗洞穴内,不断下降,不断下降……
那是来自内心的呐喊,是对美的逝去的同情与遗憾,更是对未来的美的向往与呼唤……惆怅还是惆怅,叹息依然叹息 。悄悄地走过这蜿蜒的山路 。光,开始闪烁了,照在了我那涕泗滂沱的脸上 。晴朗的天空像一匹柔美光滑的蓝色绸缎 。我,循着光的痕迹,走过去,走过去……
顿时,心,豁然开朗 。
在树林的尽头,那蜿蜒于树旁的小溪,仿佛一条透明的玉带,缠缠绵绵,戏弄着小鱼、水草和那光滑的鹅卵石 。水清清的,浅浅的,挪动脚尖,溪底那柔软的沙石轻扰着我的小脚丫,轻轻荡起了几圈淡淡的涟漪 。
心中,无故涌起了一阵阵感慨 。同样的清丽,同样的秀美 。妩媚的爱丝美拉达,眼睛湖水般的明亮,气质玫瑰般优雅 。她是大自然中杰出的作品 。可是,这朵花,却凋零了 。
逝去的已逝去了,我们又是否应化悲愤为行动呢?
你记得吗?阳春三月之际,青松吮吸着春天赐予的甘露,在微风的吹拂下,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路边的花,不娇艳,却很美——一种朴素、淡雅的美,淡淡的香味,似有似无;翡翠般狭长的绿叶上几颗浑圆、硕大的露珠,明晃晃的,闪着晶莹的光 。
你记得了吗?满塘的荷叶亭亭玉立,像碧玉盆子,美艳而别致 。秋云遮蔽着夏日之时,富于诗意的松鼠好象对这种天气生了气,忽然摇动树顶,树林里就象响起了轻柔的飒飒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