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狼图腾后感

读狼图腾后感(一)
《狼图腾》,一部关于狼的史诗性著作,一部对中国历史进行独特解读的小说,一部可以给各领域、各层次的人们带来众多感想的作品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看到的是狼的作战之道;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看到的是狼复杂的情感;文学批评家孟繁华看到的是《狼图腾》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读了《狼图腾》,我看到的是小狼调皮捣蛋的可爱样,看到的是小狼渴望自由的生性,看到的是狼与生俱来的狼性,看到了草原人与农耕民族对狼的态度 。小狼崽还没睁开眼睛,刚进蒙古包就和比它大一个半月的小狗崽抢奶吃,一副恶霸的架势,将温顺的小狗崽挤到两边了,并拼命的吃,吃的肚子胀的薄如纸了仍不肯松口 。从中也可以看出兽性和畜性,以及狼那可畏的竞争能力和凶狠顽强的性格,也由此隐隐地感觉到了小狼身上那种根深蒂固的狼性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西方人兽性多一点,而中国人畜性多一点 。
看来性格不仅仅决定个人的命运,也决定着整个民族的命运 。小狼崽渐渐长大了,栓在脖子上的链条也逐渐加长了,但小狼只能在以木桩为中心,以链条为半径的圆内活动,它不能像小狗那样自由自在的到处走动,于是它使命地拽的脖子上的链条,即使脖子出血了也不在乎,放风的时候,小狼拽着主人疯狂的跑着 。这是它对自由的渴望,不顾一切的向往着 。
【读狼图腾后感】从小与人类、与家畜一起生活的它,仍不断的渴望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生活在人群中四个半月大的小狼在没有母亲的教导下,也发出了第一声狼嗥,那声音,那动作,嗥得和真正的野狼一模一样 。这是狼性使然,学狗叫勉为其难,学狼嗥无师自通 。草原人和农耕民族对狼所持的态度也是相反的 。农耕民族对狼是厌恶、憎恨的,人人喊打,草原人对狼的感情就丰富多彩了,他们即要打狼,又要护狼,但对狼没有憎恨之情,他们崇拜狼,将它视为腾格里派下的使者 。他们认为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连狼和人都是小命,所以狼就是草原的保护神 。草原人打狼、杀狼,但决不灭狼,这就是对“可持续反展”的生动阐述 。

读狼图腾后感(二)
文/龚宇
著《狼图腾》者,姜戎也 。主人公是30多前北京一知青陈阵 。这本书享有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描绘和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之美誉,他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一份享用不尽的关于狼图腾的精神盛宴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关狼的传说和故事渐渐从我们记忆中消失,将来留给后人的只有一些对狼的谩骂和诋毁 。然而,狼,尤其是蒙古的草原狼,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图腾崇拜和自然进化的开拓者 。这本书的出版,让我们认清了人类对狼的物质和愚昧,真乃奇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