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读后感3000字( 三 )
狼的坚韧是最值得佩服的,一个民族如果有这样坚韧的性格,那么它一定会强大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毛主席领导时期的中国,生活环境恶劣,物资匮乏,国内征战,国外封堵,以气候论不亚于蒙古高原的酷冷寒冬 。正是有那一份狼的坚韧,才有了现在的国际尊重 。我要学习狼,就要学习他的坚韧,对命运的挑战残忍,也敢对自己残忍,残酷的锻炼才有了蒙古战狼非同一般的犀利 。
社会如战场,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你就很难生存下去 。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的主动的去迎接挑战 。只有在不断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斗争中,人才能进步,才能成长 。
《狼图腾》是对我的一次洗礼,闪烁智慧狡猾的光芒,我喜欢向往着狼的坚韧,狼的团结,狼的狡黠,狼的意志力和狼的生命力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适应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
感谢本书的作者姜戎先生 。30多年前,作为一名北京知青,他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 。直到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院 。在草原,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缠绵过 。并与他亲爱的小狼共同患难,经历了青年时代痛苦的精神“游牧” 。蒙古狼带他穿过了历史的千年迷雾,径直来到谜团的中心 。是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的性格、草原人对狼的爱和恨、狼的神奇魔力,使姜戎与狼结下了不解之缘 。狼是草原民族的兽祖、宗师、战神与楷模;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狼的智慧、顽强和尊严;狼对蒙古铁骑的驯导和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游牧民族千百年来对于狼的至尊崇拜;蒙古民族古老神秘的天葬仪式;以及狼嗥、狼耳、狼眼、狼食、狼烟、狼旗……有关狼的种种细节,均使作者沉迷于其中,写出了这部有关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的长篇小说 。如今,正值中国社会转型,而农耕文明衍生的国民性格已成其沉重羁绊之时,姜戎终于为他这一部倾其半生心血的鸿篇巨制画上句号,最终完成了他再现“狼图腾”的使命,成为“有关狼的真理的终结者” 。
古代中原王朝用犬戎来指代北狄,即古代北方的突厥系游牧民族 。北狄一直是华夏的心腹大患,狼子野心就是取自犬戎 。《国语·周语》提到周穆王征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自是荒服者不至 。而周幽王和西周就亡于以狼为图腾的犬戎 。直到隋唐,汉民族还把一切北方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也仍然用豺狼比喻北狄胡人 。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在唐德宗年间,大臣柳浑对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 。李白《古风》有云:“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皇甫冉《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则云:“烽火惊戎塞,豺狼犯帝京” 。李曾伯《满江红:得襄阳捷》:“狼吻不甘春哨衄,马蹄又踏寒滩入 。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 。清代更有“狼子野心,信不诬哉!”一说 。而华夏的图腾是龙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