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雷雨读后感( 二 )
是时代和命运在扭曲的人性中塑造的这一出悲剧 。
话剧雷雨读后感(二)
生命是一袭华丽的锦袍,她终究只是一朵锦上花,点缀在他姹紫嫣红的过往,静静凋谢在撕裂中 。——题记
外面暴雨如注,清凉的雨水滴落,仿佛芙蓉覃般微凉 。一直以来,我都执意为自己笔下的故事勾勒出苍凉的底色,认为世界上任何事都是无所谓的 。就像匪我思存说得那样:“仅仅是因为年轻,见惯了泼泼洒洒的姹紫嫣红,于是就总惦记着那一句,付与断井颓垣 。”
然而在读《雷雨》之时,面对那样突如其来的结局,仿佛刺啦一声,心里有什么被硬生生裂开来 。曹禺就这样将美好残忍地撕裂开来,千疮百孔,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
那是一个罪恶的世界,给人一种无路可逃的感觉 。同样的背景,同样的起缘,匪我思存笔下的爱情是冰雪中的点点温存,即使痛了也是幸福;而在曹禺的笔下却只剩刺骨的疼痛,是可以冻结一切的寒冰 。剧中,社会和家庭给予一群人的悲哀,在你尚未察觉之时,就已被展现地淋漓尽致 。他们的确可以在黑夜里去寻找一个真正的光明,但那对于他们而言太难了 。
我悲悯周朴园,他一个人独撑到剧终,何尝不是一种孤独和煎熬 。他可以自私绝情到大年三十把侍萍赶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这样薄情寡意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得到真正的爱?他对旧时的留恋反而显得有些可笑了——那些家具,那些摆设,那些习惯,还有那些照片和旧时的回忆 。那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骗局,要骗的人却只是他自己 。剧中,始终没有人走进过周朴园的心里,是他不愿让人走进,因为他对爱情是灰心的,认定了不管怎么样,身家利益总要排在爱情前头 。然而机关算尽,他却不是最后的赢家,心中无爱,何其可悲!
我亦悲悯侍萍,她是一个沧桑的女子,没有幸福的过往,却有凄惨的命运 。三十年前的她,应是微扬着脸,眉目间黑白清晰分明的吧,她眼中的世界也该是黑白分明的 。然而三十年间,悲惨的命运使她磨灭了仅剩的棱角,成为一颗滑不留手的鹅卵石 。三十年后的她,最习惯的动作已成了低头 。她不停的容忍,不停的退让,委曲求全,哪怕那把刀刃上锈出血来 。因为她还在期待着什么,所以才安凭寂寞如雪,仍旧是从头再忍 。一切恍然如梦,她仅存的期待也被现实打碎 。是的,她不曾料到,原来她只是他的锦上花,盛放绚烂过,撕裂后只能静静凋谢 。红颜已逝,韵华不再,往事成非 。
我甚至悲悯蘩漪,这个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子,却有着同年轻人一样纯真的爱 。她在无人可爱中寻找自己唯一的爱人;可找到的却是错误的爱 。她是一个被爱折磨却没有出路的人 。如果对于一个人来说,爱都成了奢侈的事情,那么她的幸福也就遭到了质疑 。她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希望任何一种幸福从指尖流过 。可惜,就是由于她对爱的执著,让她所谓的爱情迈向了黑暗的深渊 。这样的一个女子,虽不似生长在阳光下纯洁的百合,但却是让旁观者永远不能轻易靠近的带刺玫瑰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