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 三 )
雨果描写女人的心理也是极其到位的 。他说女人心中一生有两颗种子,一颗是爱俏,一颗是爱情 。他说女人很容易就掌握选择帽子、衣裙、皮靴、袖套、合适布料、适当颜色等一整套学问,也正是这套学问将巴黎女人变成极为迷人,极为深奥,又极为危险的尤物,“勾魂女人”这个词就是为巴黎女人造出来的 。同时,雨果又警告:“女人玩弄自己的美貌,正如孩子舞刀弄枪,迟早要伤了自己 。”
雨果说,要改良这个贫富不均的社会,要改造这个善恶杂处的环境,达到“减少黑暗人的数量,增加光明人的数量”的目的,就要大声呼吁:教育!科学!他认为,“人不只是一个中心的圆圈,而是有两个中心的椭圆形 。一个中心是事实,另一个中心是思想 。”科学可以让人认识客观事实,教育可以培养人的思想 。“知识是人生旅途的食粮,思想是第一需要,真理是养料,如同小麦 。一个人的理性,如果缺乏科学和智慧的营养,就会消瘦下去 。”
雨果很多话都充满了人生的哲理 。他说:“一个人既能高人一头,又能矮人半截 。大自然中这种不完整层出不穷 。谁说得准太阳就不是瞎子呢?”的确,每一个人都是人、神、鬼、兽的混合物,只是各种成份的比例不同罢了 。最勇敢的人也有气馁的时候,最聪明的人也有自己的偶像,最温柔的人也会显出粗暴,最善良的人也有替自己打算的时候 。身居高位的人,常常是聋子和瞎子,不是他们装聋做瞎,而是环境使然 。邹忌讽齐王纳谏早已证实了这一点 。合目才是注视灵魂的最好办法,而不是睁大眼睛 。安灼拉站在台阶上演讲:“弟兄们,谁死在这里,就是死在未来的光辉中,我们要走进一座充满曙光的坟墓 。”雨果说:“拼死一搏,往往绝处逢生 。登上死亡之船,或可逃脱翻船的危险;棺材盖能变为一块救命板 。”在马吕斯和珂赛特的婚礼上,吉诺曼先生祝酒:“崇拜上帝的最佳方式,就是爱自己的妻子 。”
阅读《悲惨世界》,得到的不仅是文学的进修和享受,更是思想的洗礼和美餐 。浸沉其中,你必定被快乐淹没!跳进来吧,朋友 。
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二)
捧读《悲惨世界》,最突出的感觉,当是厚重之感 。同样是杰作,同样又厚又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或者读《追忆似水年华》,都没有这种感觉,这种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压在心头,感到的是人类的苦难厚厚而沉重的积淀 。不是写苦难深重的书,都能当得起这“厚重”二字 。而《悲惨世界》独能当得起,只因这部大书压在作者心头,达三十年之久 。
历时三十余年,从1828年起构思,到1845年动笔创作,直至1861年才终于写完全书,真是鬼使神差,这在雨果的小说创作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一件事实:1801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 。到1828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 。在1829年和1830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 。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