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飘读后感( 四 )
小说紧扣现实,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与生存相关的爱情,一个盲目的爱情,以至于文章写到一半,我们都不能把思嘉对瑞德的感情称为爱情 。因为主人公迷茫地适应一场又一场的婚姻 。在迷雾中奔跑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到底爱的是谁,爱过谁 。小说留给读者很大的思考空间 。也许思嘉悔恨了 。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也许她还是谁都不爱,仅仅是爱生活,喜欢享受活着的意义 。思嘉说过:“爱情是为了快乐,而婚姻是为了生存 。”
但我还是认为思嘉是一个有爱情信仰的人,她没有把婚姻当一回事,但是爱情一直是她不变的信仰,我认为她的婚姻都不过是为了用来滋养在她心里那份抹之不去的爱情,思嘉对爱情的执着是她一生坚不可摧的信仰 。为了实现对希礼的承诺,她在亚特兰大成为一片火海之时,坚持照顾她的情敌,希礼的妻子,一个即将临产的孕妇 。她原本可以守在母亲的身边,寻求呵护,寻求安全,可是她不,她宁愿面对北方佬的铁蹄,也要实现对爱情的许诺,为了照顾虚弱的媚兰,她把千方百计找来的食物给媚兰吃,把家里唯一的一双鞋子给媚兰穿,而自己则饿着肚子赤着脚下地摘棉花,这决不是一个自私狭隘的女人所能达到的境界 。她拥有对爱情的绝对信仰,只是搞错了对象,在守望爱情的征途中 。甚至我觉得她所有的婚姻都是在为了这份珍藏在心的爱情所做的牺牲,守护对希礼的爱 。最后思嘉终于认识到她对于阿希礼是无足轻重,她的对阿希礼的爱其实是不存在的,她真正需要的是瑞德 。斯佳丽跑回家,却发现瑞德正在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她,并说现在才想起挽救他们的婚姻已经为时已晚 。斯佳丽哀求瑞德不要离开她,并说其实她一直爱的是瑞德,她从来没有爱过阿希礼 。瑞德说当宝尼活着时,他们曾有机会复合,现在机会已经没有了 。当瑞德迈出大门的时候,斯佳丽问:“瑞德,如果你走了,我将去哪里?我该做什么?”("Rhett, if you go, where shall I go? What shall I do?”)瑞德说,“坦白讲,亲爱的,我一点也不在乎 。”("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斯佳丽站在台阶上,在绝望之余又燃起了希望:“桃瑞庄园,我的家!我要回家 。总有一天我会让他回来的!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Tara! Home. I'll go home, and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这个结局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 。也让我们感慨万千 。
对于思嘉来说,其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在于有欲可求,她从不懂得知足,也不能知足 。学会满足是对她生命的亵渎,也预示着生命之花的枯萎 。她只能够不停的追求,猎取下一个目标,最早是爱情,守望希礼;然后是温饱,守望金钱;接着又是希礼,最后是瑞德,她刚刚意识到的自己的真爱 。所以思嘉注定不能提前知道自己的真爱是瑞德,而一定要在爱女夭折之后,媚兰去世之后,瑞德因为彻底失望而要离开之后,才能明白 。生活仿佛与她开了一个无以伦比的玩笑,却又是真实的存在,她需要为自己的执拗 。在一切随风飘过后,她成熟了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