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600字( 二 )
读论语有感600字(二)
【读论语有感600字】文/黄旭琦
论语为孔子后人及其弟子所撰写 , 它不似同时期名著道德经有老子为其编著的逻辑和写作结构 , 径直由平常与弟子的对话而组成 , 在字里行间中透露着生活 , 人生 , 行为 , 政治的哲理 , 较之于道德经所需的文学素养论语采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相较于老子的“个人熏陶”孔子的“成功”也不为之过 。
想来汉武帝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也实属事出有因 , 毕竟法家过于严酷 , 墨家过于功利 , 道家过于仙风道骨 。
子曰:“父在 , 观其志;父没 ,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可谓孝矣 。”即;“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 , 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 , 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 , 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此为孔子之孝道
子曰“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 , 知之为不知 , 不知为不知 , 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博学而笃志 , 切问近而思” 。此为孔子之学道 。
子曰:“益者三友 , 损者三友 。友直 , 友谅 , 友多闻 , 益矣 。友便辟 , 友善柔 , 有便佞 , 损矣 。”此为孔子之交友观 。
子曰“少之时 , 血气未定 ,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 血气方刚 ,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 血气既衰 , 戒之在得 。”此为孔子之人生观 。
生亦有所用 , 死亦有所过 , 肆意 , 流逝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处众人之所恶 , 故几于道 。居善地 , 心善渊 , 与善仁 , 言善信 , 正善治 , 事善能 , 动善时 。夫唯不争 , 故无尤 。”几于道 , 谓圣人 。
读论语有感600字(三)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 , 却仍然深沉 , 世俗中有高远 , 平凡中见伟大 , 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 。读《论语》 , 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 , 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 , 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 , 法家和兵家提倡“刚” , 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 。()读了《论语》之后 , 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 。正所谓孔曰成仁 , 孟曰取义 , 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 。孔子曾说:“墨家兼爱 , 是无父也;扬子无我 , 是无君也 , 无父无君 , 是禽兽也” , 这句话虽有失偏颇 , 但是却让我明白了 , 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 , 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 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