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第三章读后感
昆虫记第三章读后感(一)
近日 , 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 , 感触很深 。
看了《昆虫记》后 , 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 ,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 , 我知道了:凌晨 , 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 。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 , 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 , 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接着往下看 , 《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 , 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 , 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 。”蜘蛛织网 , “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 , 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 , 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看着看着 , 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 , 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 , 不污染环境 , 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 , 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着这彼此之间的关系 , 这一次的阅读 , 《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 , 多次实验 , 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 , 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 。作者写得生动有趣 , 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 。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 , 细致描写 。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 。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 , 还生长着一些大牙 , 一共有三个 。“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 , 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 , 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 , 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 。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 , 还要细致描写 , 读者才能看懂 , 又如“这小筒的外貌 , 有点像丝织品 , 白里略秀一点红 , 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 , 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 , 这些细致描写 , 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 , 引人入胜 。
在读《昆虫记》时 , 我甚至能想象昆虫在活动的画面 , 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 , 而是神秘的大自然 。蝉再歌唱 , 蟋蟀再管理家务 , 蜘蛛再捕获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这么有趣的事物 , 我对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 , 它也有心细的一面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好友结婚登记祝福短信
- 祝福语|结婚登记祝福语简短上档次贺词
- 祝福语|祝福新人登记结婚的话
- 乔布斯传记读后感
- 培根笔记读后感800字
- 培根笔记读后感
- 名人传记读后感300字
- 名人传记读后感100字
- 满井游记读后感
-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