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后感1000字( 二 )
阿Q性格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 。它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屡遭外国侵略的屈辱历史相联系 。是那种虽然破落,但还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鸵鸟精神的折射;它也是中国小农经济社会的产物 。中国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不觉悟等弱点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容易染上“精神胜利法” 。同时,阿Q的性格还与传统的儒家文化尤其是道家和释家文化相连接 。回避现实和不敢面对现实,是阿Q和传统的道家和释家文化的相通点 。
《阿Q正传》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鲁迅写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国民的劣根性”,因此,阿Q的性格就是现代中国国民性的象征 。小说特通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阿Q时代属于过去,但阿Q性格包含的内容并未绝迹,所以现在阿Q是现代中国国民的灵魂 。鲁迅对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对整个旧社会的批判,对整个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这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主义的思想 。
《阿Q正传》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
阿q正传读后感1000字(二)
鲁迅的《阿Q正传》我已经读过许多次了,至今依然还没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 。大概是我自己头脑特别笨的缘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样,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一眼就能挖掘出它的现实意义来,并让它创造出价值,带来丰厚的社会财富(其实就是他自己的财富),同时也宣传了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垒了n块砖,加了m片瓦 。我实在是非常佩服这些高明人士的头脑和眼光的 。
也许是因为我曾经读了几本古书,中了旧思想的毒,思想比较保守,属于呆子一类,故从来只知道有为圣人立祠(如武侯祠——武侯可能是“智圣”),为鬼神立庙(如文昌庙、药王庙等),而从不知竟会有人为阿Q这样的不知名氏不知行状更无丰功伟绩且曾被拉到十字路口枪毙示众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建祠立庙的 。然而,在我国的灵秀山水地绍兴,却有一家“土谷祠”专门为阿Q建立起来了 。土谷祠是鲁迅小说里阿Q住过的地方,是在未庄的 。它何以会出现在绍兴,我不得而知,也许这是分店或者连锁店吧 。但我又太孤陋寡闻了,没听说过哪里还有一家土谷祠,这到现在为止应该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 。也许未庄就是绍兴,绍兴就是未庄吧,但我又不懂考古,也没有考证过 。究竟土谷祠为什么会开在绍兴,那就只好等渊博的学者们来考证考证了 。总之,现在绍兴就是有这样一家土谷祠 。
那么土谷祠里供奉的是什么呢?我没去过,不大清楚,大概就是社神谷神吧,好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然而,我们精明的商家,好像还没这么博爱,眷顾到上至神只,下及黎民 。但里面又不供奉阿Q,因为他不是圣人,他们为阿Q立这一家土谷祠,只是因为这是阿Q曾经“下榻”的地方 。()就这问题我想来想去,最后总算想通了:所谓的“土谷”者,土地和稻谷者也 。而现在保佑土地和稻谷之神,就是钱爷爷、孔方兄,亦即财神爷 。试想那土谷祠的老板、庙祝,不就是在这万能之神的保佑之下获得建屋买房的土地和吃饱肚子的稻谷吗?至于阿Q和鲁迅,只不过是财神爷香案上的香炉罢了,就专门等待那些热爱鲁迅、热爱文化、热爱旅游的“香客”们前来上一炷香 。想通了这些,我就更是对那些老板和庙祝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们既保佑了自己的土谷,也给当地带来了土谷,而且让“香客”们获得了无价的精神享受,就像是善男信女们礼拜祷告完毕之后的精神上的舒坦一样 。他们建立了这土谷祠,真是利己利人,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真真足可为圣人矣!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