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读后感2000字( 三 )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 。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 。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 。
卢梭的《爱弥儿》共分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 。
我认为卢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教育对于现代社会的教育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现代社会对孩子总是喜欢进行超前教育,对儿童甚至进行“填鸭式”教育 。如今的儿童,为了“打好升学的基础”承受者沉重的知识学习的负担,大量练习题铺天盖地地压向他们 。不少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除了超负荷地要孩子读书、写字、计算外,还要求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和假期的学习班,弄得孩子们没有了自己得自由活动和爱好 。这时的儿童心智还不是很健全,他们需要的是感官教育,多到大自然里去感悟人生的斑斓多彩,什么是美好的 。
在《爱弥儿》中,卢梭阐明了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的思想 。卢梭的培养目标是自然的学生,从小锻炼自己,没有经常有助于人的习惯,更没有炫耀自己的习惯,也不会炫耀自己的学问,应该根据所有同他有直接关系的事物进行判断,考虑后果,分析道理 。卢梭主张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宽松的环境,在孩子出生以后不要用衣服裹紧他的身体不能动弹,孩子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是无拘无束的,一出生就要受到束缚是令孩子很不舒服的,不要太担心孩子会着凉,可以给他穿上宽松的衣服,让他的手脚自由活动 。同时他还要去孩子不要有一点小毛病就去看医生,要让孩子经常锻炼,生病是惯出来的 。这一点对中国的家长具有提醒作用,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中国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很多父母就视孩子为宝贝般呵护,孩子有一点小动静就着急地像热锅上的蚂蚁 。为了避免孩子受伤或遭受挫折,就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没有留给孩子思考的余地 。中国的家长常把自己的孩子看作“长不大的孩子”,即使子女快要步入社会,也总是觉得孩子还处于需要被保护的孩提阶段 。孰知温室里的花朵是永远长不大的,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呢?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