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读后感400字( 二 )


对我而言,《背影》这篇散文第一次接触是在初中时代 。那个时候懵懂状态的少年,不经世事的孩子,对文章的真情未必感受的那么透彻和深入 。仅仅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懂得了父子之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深沉的 。如今已经是做了父亲的我,处在另一个角度来读这篇文章,才真正懂得了作者的用意和那种内疚的心情 。读来,不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那种愧疚的心情油然而生 。我不禁回忆自己的父亲的背影,那种曾经面临分离的无奈和无可奈何的表情,那种永远也读不懂不可言状的矛盾心情 。一个父亲的爱,就是这样,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回报,甚至不一定需要懂得 。
朱自清在《背影》中写他父亲是一个胖子,过铁路线十分的不便,但是仍然坚持要为他买橘子 。那个时候,朱自清已经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了,虽然处在兵荒马乱,条件艰苦,有不安全的隐患,但是在父亲的眼里,他仍然是个孩子,需要关照的孩子 。这种“不能”又“不得不能”的鲜明对比,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到父亲的爱总是那么无微不至,总是那么牵肠挂肚 。正是如此,朱自清情不自禁地抓住买橘子这个细节特意进行了描写,那一招一式的动作清晰明了,使人久久难忘,也使作者三次泪盈满眶 。也正是这样一个感动的情节,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使他萌生了以“背影”这样一个动情点,从细节处反映人生的大道理,而写出了表达父爱的传世之作 。
朱自清是一代散文大师,语言大师,他的散文可以说支撑了一个时代 。其语言质朴、其情感真挚、其叙述自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认真学习 。但看了了儿子写的《读后感》,却没有理解这篇散文所表达的父亲的真挚的爱 。也许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总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不会产生《背影》式触动 。
再读朱自清的散文,使我得到了一个道理,难道写文章不就是要教育他人怎么做人吗?难道学习语文不就是让人更加懂得如何表达做人的道理吗?难道我们一辈子不就是一直在探求做人的真谛吗?文学其实就是人学 。也许,这些是说给自己听的,但我更想让自己的孩子懂得这些道理 。

背影读后感400字(四)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出色 。虽然它的文字不是太多,但是内容十分丰富 。()由于大部分的字很浅易,而且句子通顺,因此读起来能很快领悟内容 。作者把文章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同身受 。阅读期间,当父亲去买橘子的时候,令我非常感动,不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那种愧疚的心情油然而生 。我不禁回忆自己的父亲的背影,那种曾经面临分离的无奈和无可奈何的表情,那种永远也读不懂不可言状的矛盾心情 。一个父亲的爱,就是这样,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回报,甚至不一定需要懂得 。我也像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