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读后感( 三 )
或许整个社会真像作者起的书名一样,“白夜”——黑与白,人在黑白交织的世界中生存,也在这样的现实中面临选择与被选择,选择意味放弃,在黑与白所构筑的世界中,放弃,或许也是一种美 。
白夜读后感(三)
短短的周末,跟着学姐从济南大老远跑到北京玩儿了两天两夜 。头天晚上就去先锋剧院看了《白夜》 。因为自己的问题,预约的时候没留姓名差点取不到票,幸好跟负责这块儿的工作人员及时联络上了,才没错过这么精彩的一部剧!感谢感谢!
之前没看过原著,但是小说中应该不会是将主人公分成两个人来叙述他们的行为吧,个人非常喜欢让两个人来饰演幻想家的角色的形式 。()戏剧前半部分好像幻想家有双重人格一样,一个人格看起来比较老实,另一个油腔滑调且多次触碰纳斯金卡的手,很容易区分 。在纳斯金卡离开的时候两个人的表现也不一样,可以说其中一个人格完全是因为没泡到妹子陪睡而感到遗憾》但到了后半部分,这两个人格似乎没有较大区分了(可能举止行为还是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但对女主的渴求基本都是一样的),我认为这是因为幻想家对纳斯金卡的蠢动或者说肉欲已经逐渐消除了,只剩下纯粹的爱情,虽然肉欲当然也是需要的但并非睡一觉就能获得满足的那种……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此外两人饰演一角也使舞台内容丰富很多!扮演的奶奶和房客啥的都很棒!
还有玛特廖娜的扮演者同时兼任钢琴伴奏也很喜欢,所有的音乐都很符合剧情进展的气氛,说唱旁白特带感!
整个剧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幻想家个纳斯金卡讲他自己幻想家生活的那段,感觉有点像自己的经历吧,跟小伙伴讨论也有相似的看法 。大概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过了几百年以后还是能在人们心中唤起共鸣吧 。关于纳斯金卡也跟小伙伴讨论了下,剧末女主弃主人公而去忍不住吐槽“这就是真爱和备胎的区别”,小伙伴称女主为“绿茶婊”,觉得没那么严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她喜欢上男主并非因为本身喜欢,而是因为男主非常爱她,她本身也说过,她觉得房客爱她绝对没有男主爱她来得深,因此她才想以后跟男主一起过……可以说虽然一开始是自己说好只和对方做朋友,到后来却为了取悦自己而违背这个自己立下的约定,虽然也挺正常,不知道导演怎么看待这个角色 。
【白夜读后感】最后,还有那句台词,整整一分钟的幸福!即便是对于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来说,难道这还少吗?没谈过恋爱,不太了解但是总觉得是非常神奇的经历,大概体验过以后才会懂吧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