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读后感600字( 二 )
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滑稽却悲哀的人物 , 把讽刺的利刃对准沙皇专制制度 , 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政治权爪牙们的无耻和丑恶 , 把奥丘梅洛夫比做一条变色龙 , 再恰当不过了 , 只知奉承权贵的奥丘梅洛夫是沙皇制度下的产物 , 也是一面反映沙皇黑暗统治的镜子 。
变色龙读后感600字(二)
短短一篇《变色龙》 , 在一位语文老师的介绍后 , 仔细的品读了一遍 。其精彩 , 便在于没有直接的诅咒、谩骂 , 而用简单的几个动作和语句 , 独特的写法 , 使人立刻感到了作者的那股怨恨的讽刺 。
很普通的开头 , 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背景和人物 , 又写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 。该轮到这个当官的奥楚蔑洛夫发话了 , 第一句话就揭露出了他内心的恃强凌弱:这条狗是谁家的?这里也就开始为后文不断争论狗的主人而不依照法律进行相关处理进行铺垫 。
作者塑造出了一个很符合当时官场看风使舵的形象 , 又在一字一句中自然而又深刻的表现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批判讽刺 。
然而 , 与此同时 , 远在东方的中国 , 同样是在黑暗政府统治下 , 为何却没有一篇独具一格别出新意的文章?确实 , 中国的文章往往十分优雅 , 或是豪迈 , 或是清秀 , 然却从来没见过跳出边边框框的文章 。唐诗自是固定的格式 , 必须得多么整齐 , 宋词却又出来了词牌名 , 虽然不是“长方形”了 , 却还是按照固定的格式来写 , 读起来固然朗朗上口 , 却经常不得其意 , 读好几遍也不明白它的意思 , 必须要结合当时的背景 , 和诗人的经历 , 才能读出来 。如此一来 , 种种诗词也只有文人墨客能够看懂了 。到了清朝 , 终于有了一些短篇文章 , 可注重的依旧还是作者的文采 , 总是在意字词用的恰当与否 , 殊不知有时候一个精彩的情节 , 比一字一句更加重要 , 更能突出这种种情怀 。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后 , 各类文章都是充满了儒家学术 , 着重于文墨的深厚功底 , 追逐与用最恰当的字词来表达心境 , 能看懂的 , 也就只有那些文学书生 , 充分表现了儒家“礼不下庶人” 。故此 , 具有容易理解 , 情节精彩的短篇小说始终没有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 。而《变色龙》也只有西方作家能写得出来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