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读后感1000字( 二 )
秦仲义是个民族资本家 。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 。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 。他错了,抗战刚结束,他的产业就被政府没收了 。秦二爷痛心疾首,怨气冲天:“全,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寡头和官僚买办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让想实业救国的秦二爷实现愿望 。这又一次批判了黑暗的统治者 。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物,松二爷、常四爷、二德子、刘麻子……他们代表不同的人物,但他们都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愤怒、斗争……
老舍的《茶馆》让我看到了中国的屈辱斗争历史 。铭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茶馆》,让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 。
茶馆读后感1000字(二)
几乎所有人都说《茶馆》是一位成熟的剧作家的成功之作 。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 。由一个茶馆,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越,许多人物都被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分别展示了清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年代的旧中国生活 。
曹禺先生曾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因这剧本构思纵横开阔,既是大气魄大手笔,又有细部的白描,是老舍先生的独创 。《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这五十年中出了多少多少大变动,可是剧中只通过一个茶馆的小人物来反映,并没有正面叙述那些大事 。这就是说,用这些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 。
《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他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 。语言: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台词到为了,人物就活了;人物活了,全剧也就成功了 。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老舍的的确确将语言功力发挥到及至 。()《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的非常生动传神、赋予个性,同时有简洁凝练,意味深长 。戏剧结构:全剧人物多,时间跨越大,没有中心故事,老舍采用了四种手法结构该剧:其一是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主要人物有了连贯与交代,故事虽松散却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 。其二是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其三是每个人物都扮演他们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其四是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绝无赘笔 。
从考察老舍个体生命的历史的角度看,《茶馆》是一个生活阅历与个体经验丰富的作家在新的历史情景中回望过去 。半个多世纪的旧中国而写下的一部沉思之作,他沉淀着历史的教训,揭示了历史前行的趋势 。
【茶馆读后感1000字】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