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900字( 二 )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 。文集生动地记录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这段时期的读书和生活经历 。《狗;猫;鼠》记述了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 。《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保姆长妈妈的淳朴善良 。《二十四孝图》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进行了抨击 。《五猖会》回顾了儿时一次看庙会的经历 。《无常》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乡间迎神赛会时的活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了纯真快乐的童年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日子 。《父亲的病》在叙述父亲生病长期治疗的过程中,对庸医误人表示出了深深的愤慨 。《琐记》记述的是作者去南京读书的经历 。《藤野先生》怀念日本留学期间的老师藤野,并记述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 。《范爱农》回忆和悼念了青年时代的挚友范爱农 。
记得在看《藤野先生》一文时,我是弄不明白鲁迅先生为什么似乎一直对日本人很友好 。有本书上说,鲁迅先生最后生病也请日本医生给看病 。我当时就犯糊涂,他就不怕日本医生谋害他吗?
当然很快这些问题被妈妈破解了 。她说日本人也有许多像藤野先生那样对中国人民很友好的 。况且鲁迅先生是1936年去世的,那时候日本还没有正式侵略中国呢 。但我还是觉得不满意 。毕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可是由来已久的呀 。鲁迅先生能连甲午海战这么大的战事都不了解么?就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侵略中国的图谋可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呀!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在文章中一直没有反日的言论呢?反而向来对日本人流露出友好信赖的态度呢?这实在令人费解 。

朝花夕拾读后感900字(二)
我喜欢的中国作家,除去朱自清三毛,就是鲁迅先生了 。这本书当年出版时拟订的名字是《旧事重提》,想来是鲁迅先生嫌题目太直白,便改成了《朝花夕拾》,在此书中,当然也有鲁迅先生一贯的讽刺辛辣,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老年人回忆往事时的脉脉温情 。
书中的十则故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藤野先生》,这故事,当时,中国在邻邦日本的心中的确是一个弱国,可是,当我看到《藤野先生》中的那一段话,便没有来由地心痛起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让我想起在郁达夫先生的《沉沦》中,那个在心中默默呼唤着“祖国啊,你怎么不快点强大起来,你的儿女在这里受苦那!”的留日少年 。这种国人,希望祖国强大而不去努力,只是无助地祈祷,让人不仅怜悯他 。但是那些看着自己的同胞在影片里被杀头,而且还与日本人一同欢呼的国人,那种骨子里的麻木不仁,不仅可怜,而且,可恨!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全部都不知道“尊重”二字为何意,作者在此则中更着力描写的,是藤野先生严谨的教学作风,对作者真诚的关怀,还有,对于中国,对于“人”的热爱 。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作者对这位恩师的赞扬与牵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