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二 )


中国人容易自卑,五千年来对人性尊严摧残的封建力量不是一天天减少,而是一天天增加 。春秋战国的时候,君臣之间是平起平坐的,帝王和大臣坐在同一个榻榻米上,直到纪元前二世纪,西汉王朝的叔孙通制订了朝仪,就是在刘彻当皇帝的时候,也就是儒家学派当权的时候,是皇帝成为了恐怖的权威 。君和臣、官和民的距离越来越远 。到了十四世纪的明王朝建立了“君父”观念与之后建立的“廷杖”的制度思想的结合,是中国人的自尊几乎泯灭 。
中国人容易自我膨胀,因为中国人“器小易盈”,见识太少,心胸太窄,稍微有一点气候,就认为天地虽大,已装他不下 。
五、缺乏独立思考导致中国人缺乏自省力
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代是最灿烂的,百家争鸣 。但是,从那个时代以后,中国文化就被儒家控制 。自从孔丘先生之后,四千年间,没有出过一个思想家!所有认识字的人,都在那里批注孔丘的学说,或批注孔丘门徒的学说,自己没有独立的意见 。同时,五千年来,在皇权的统治下,中国人唯一的标准就是皇权的标准,以官的标注为标准、以官的利益为利益 。积威之下,人味全失,而奴性入骨 。
文化让我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训练,也恐惧独立思考 。所以中国人什么都和稀泥,没有是非、没有标准,也缺乏道德的勇气 。
从孔子发展出来的儒家和儒家学派对中国人的影响十分深远,一直到现在 。但是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保守的,严格一点说是反对进步的 。儒家学派有一种说法:“利不十,不变法” 。就是说没有百分之百的利益,绝对不可以改革 。长久的崇古、不求上进,保守,使中国人丧失了创新的动力,因而也没有了自我检讨、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能力 。
柏杨说:“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可控地传染了中国文化中的病毒 。历史的本身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权判断对错,这些特征虽然都单薄并且刺眼地摆在这里,但是这些特性都可以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求解,同时也可以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求证 。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二)
中国人的丑陋,如同阿Q精神一样,基本上是每个中国人都具有的心理特征 。就像我们的脸一样,具有中国特色 。
二十年前的书放到现在来写读后感,固然有些过时,毕竟沧海桑田,毕竟物是人非,书中的很多言论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现状,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改变,毕竟是民族劣根性,毕竟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光荣传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更何况,在这二十年中,又有许多新的陋习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所以,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