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翅老人读后感( 三 )



巨翅老人读后感(二)
有一天 , 天使竟然这样地降临人间了 , 可是这位天使却全然不如人们传统理念中的想象一样 , 他“穿戴得像个乞丐 , 在剃光的脑袋上仅留有一束灰发 , 嘴巴里剩下稀稀落落的几颗牙齿” , 他虽然天生一对翅膀 , 但早已是“十分肮脏” , 羽毛落掉了一半 , 这样的一副丑态自然令充斥在“压迫 , 掠夺和孤单”中的拉丁美洲人民难以信服 。于是天使和人们之间的隔膜就这样的生成了 。
巨翅老人的到来本来是出于爱心 , 正像文中那位通晓人间生死大事的女邻居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位天使 , 肯定是为了孩子来的” , 但是蒙昧和残忍的人们并未给他应有的招待 , 他落魄的仪容让自己备受迫害 , 人们像对待重刑犯一样地欺辱着他 , 像对待马戏团的小丑一样地戏弄着他 , 如原文描述的那样:“贝拉约手持警棍 , 整个下午从厨房里监视着他”;“临睡觉前 , 他(贝拉约)把老人从烂泥中拖出来 , 同母鸡一起圈在铁丝鸡笼里”;“所有的邻居都在鸡笼前围观 , 毫无虔诚地戏耍着那位天使 , 从铁丝网的小孔向他投些吃的东西 。”而天使呢?忍耐是他的宿命 , 拯救是他的职责 , 于是他任凭着残废人从他的身上拔去羽毛触摸伤口;也任凭着被人的误解 , 而仍然给那位发烧的孩子带去福音和健康 。作者这样书写的目的无疑是想让天使的忍耐和拯救意识与人间的愚昧和残忍构成对比 。为了更加突出这样一种性格的对比 , 作家还另外引入了一个意象:天使的语言 。在人们的眼中 , 天使操着一口“难懂的方言” , 而不懂属于“上帝的语言”的拉丁语 , 这本来就是一个讽刺 , 天使是为上帝传递消息的人 , 是上帝最为亲密的使者 , 他所使用的语言也一定是最为纯正的“上帝的语言” 。人们蒙昧的理解只能说明他们再也听不懂上帝的话 , 他们自以为是 , 却早已与上帝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隔膜 , 他们否认纯正的真理 , 并使用“方言”这样的字眼加以鄙视 , 却让自己在无知和愚昧的沼泽中越陷越深 。当然 , 从其他角度来说 , 这样的一个意象似乎也有作家对于神职人员的嘲弄和否定 , 他们打着帮助上帝救赎人类的幌子 , 却实际连天使和魔鬼也分不清 , 更不要说是通过语言“问候上帝的使者”这样高深的事情了 , 呆滞的工作方式只教会了他们“写一封信给他的主教 , 让主教再写一封信给罗马教皇陛下”这样的方式 , 而此外 , 那位在小说里被形容为“通晓人间生死大事的女邻居”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只消一眼”便认出了天使 , 但她所知晓的也只是些皮毛而已 , 其实并非真正地懂得天使 , 之后她神职毫无道理地认为樟脑球是天使的特殊食物 , 并让信徒用这个去喂巨翅老人 , 可实际上天使“连看也不看一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