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传读后感( 二 )
《复活》是他晚年最大的成就,此时托尔斯泰已经七十岁 。在弥留的床上,他哭了,不是哭自己而是哭天下不幸的人 。于是,1910年11月20日早上,他称之为“解脱”的时刻来了,“死亡,值得赞美的死亡……”
罗曼·罗兰把托尔斯泰的一生比喻为“八十二年的生命为战场的战斗” 。“生命的全部力量,所有罪过和德行都参与了这场既光荣又具有悲剧性的混战 。——一切罪过,除了一种,就是他穷追不舍,即使到了最后的避难所也不肯放过的谎言 。”
他有一个最美最温馨的名字,就是“我们的兄弟 。”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二)
距书看完已经一个月了,才来写这个读后感,真是一种罪过 。
这本书看得很纠结,一个是因为翻译的确有很大的问题,句子读起来相当拗口及不顺 。我还是很毛估估地看懂了 。另一个是因为,托尔斯泰的确是一个很变态级别的人物,异于常人,让我无法短时间理解他的一些观点及行为 。
托尔斯泰是个伟大的人 。他努力地极力地去成为了自己,抛弃了一切,只为追求那个更高层次的境界 。从茨威格对他的描述来看,我个人觉得可惜托尔斯泰没去加入佛教,而是加入了基督教 。他是个纠结的人,他的纠结在于对自己的高要求,但却不对自己释怀,一定要找出一个解决方案出来 。可能这就是西方思维的问题所在吧?我不太清楚 。
根据我目前学佛所得经验来说,无为亦是有为,等待也是一种作为 。然而,托尔斯泰有点极端化了,他一心想实现心中的那份理念,人是平等的,当他看到那些穷人们在劳作,收入却很少,他内心的慈悲心被唤醒,让他同体大悲 。可是,他当时的地位,身价已经无法让他与别人平起平坐了 。可是他极力地去试图证明,他与别人是平等的 。但是,却适得其反 。于是,他不断地进入痛苦的沉沦之中,再从中爬出来,再跌入,再爬出来 。如此往复 。纠结的人啊!
托尔斯泰,一直在忏悔,一直在赎罪,因为他知道他年轻时做了很多错事,伤害他人的事 。他极力得摆脱名与利,于是他离家出走,最后他终于高贵地离开人世,我想,再重的罪孽都应该洗净了 。
茨威格将托尔斯泰的生活情况都描述得很到位,包括托尔斯泰内心挣扎的部分 。这是我看的茨威格的第二本书了,他的写实,跟对于事件的洞悉观察力都很强 。适合我的口味 。只可惜这本书读一遍真心不够,找时间我将再读一遍 。
我在此发愿,如果能去俄罗斯旅行,一定会去拜祭一下托尔斯泰,一个伟大的俄国作家!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三)
“一个世纪以前,在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曾经是照耀我们青年时代的最纯洁的光芒 。()在19世纪末那阴霾浓重的日暮黄昏,它是那抚慰人的星辰,它的目光吸引着、安抚着我们青少年的心灵 。”这是《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对托尔斯泰发自肺腑的描述和赞美,作者把他放在最后来写,不单单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相同,更是因为托尔斯泰的影响力遍及整个世界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022年宣传部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学校宣传个人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宣传委员个人工作计划书范文2022
- 工作计划|学生会宣传部个人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大学宣传委员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2021大学学生会宣传部工作计划书范文
- 祝福语|传递正能量的励志早安语录
- 工作计划|宣传部工作思路范文怎么写
- 工作计划|宣传部门工作计划书怎么写
- 工作计划|校团委宣传部工作计划范文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