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读后感1000字( 二 )
谈美读后感1000字(二)
本人读了朱先生的《谈美》,对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 。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作者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 。物质是可以用尽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传供世人享用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将逐一分析 。
其中读到朱先生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谈及了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 。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 。
物都如此何况是人呢?对于改革开放蒸蒸日上的娱乐业,为什么有一些流芳百世的歌星、影星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从商业的角度上说他们代言某一商品帮助提高销量,简而言之就是有利可图 。而从艺术欣赏的心态去看明星,那些唱了几首经典的歌曲,或者成功塑造了某一个电影人物的,那是可以让人们永远记在心中,漫漫回味的 。我想这对于那些明星自己来说这比财富和获奖荣誉更有成就感和最有意义的吧!
美的东西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 。这一段大体可以证明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它确实是不实用的,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后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灵、精神的健康成长 。其实美感无时无刻都冲斥在我们生活当中,从最简单的吃穿住行来说大多人们都会选择环境优美安静的餐厅就餐,因为感官的满足可以提高食欲 。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这可以让人更有信心每天可以有一个好的开始 。房屋装修也是一门美学功课,明亮宽敞舒适已经是老掉牙,而自己感觉和概念才让它与众不同,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东南亚感觉、日式家居或者中西合璧等 。独特的家居风格可以代表主人的独特性,更能让他享受其中 。车子基本性能就是带步,而且现代人更追求的是外观流线性、颜色等 。所以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美感可以让人们得到心里上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