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读后感
台阶读后感(一)
李森祥的《台阶》描写的是一个勤劳诚实的农民形象 。一个父亲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造一座高台阶的房屋 。父亲经过大半辈子的努力,终于造了一座高台阶的房屋 。房子造好了,父亲也老了 。
这是六七十年代典型的农民形象 。勤劳、淳朴、善良,不仅要求能温饱,而且有自己的追求 。父亲的追求就是拥有一座高台阶的房屋,因为当地有一个说法,台阶高房屋的主人地位就高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愿望啊,但却耗去了父亲大半辈子的心血 。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感触最大的就是感恩 。对父亲感恩,对社会感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他们为了自己的家,一生辛苦劳累,默默无闻,直到老去 。父亲的幸福似乎就在劳动中,父亲的幸福寄托在儿女的健康成长中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生只为儿女活 。但是现在的不少孩子却不能够理解父母的辛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趁着年轻尽情享受,把所有烦恼留给父母 。
【台阶读后感】如果说感恩父母很多人还能够理解,但谈到感恩社会不少人不屑一顾 。虽说中国目前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这是我们辛苦劳动的结果,也是也是政府执政理念的进步 。在父亲那个年代,老百姓几乎没有任何福利,种地要缴费,看病没医保,孩子上学要交学费,没有养老金,正因为这样才有文中的父亲追求大半辈子只是造一座高台阶的房屋 。
虽然现在的父亲没有文中的父亲那么辛苦了,但是他们对儿女的心却永远不变;虽然现在的社会制度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会越来越完善 。无论对于父母还是对社会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恩之心 。
台阶读后感(二)
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 。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不习惯,不对劲 。
我觉得,人有时不可以太要强 。太要强了,失望的频率也会比常人高,当自己的能力不如往常时,总会有明显的失落感,使自己心情不悦 。文中的父亲,往常总是不服老,但自从闪了一次腰后,“我”便不让父亲挑水了,父亲也总觉得少了什么 。这也是人生的无奈 。
我们总说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但事实上,生命中总有些事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比如文中的父亲老了,对于这些事,我们应面对现实,并在现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另外,这篇文章也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爱,单是一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就写出了作者为父亲老了而感到的伤感 。
我不由想起了朱自清《背影》中的话“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干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颓唐!”两位老父亲如此的相似,再想想自己年迈的父亲,为家庭为生活又何尝不是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还有那些为社会为家庭奉献了一辈子的老人,在老境颓唐之时,他们内心的失落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和体会呢?关爱老人吧,让他们在失去青春、失去活力、失去健康之时,得到一些温暖吧!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