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读后感( 二 )


所以,做事要象“庖丁解牛”一样,既不能把自己刀子的锋芒磨损,还要把牛顺利解开 。达到一种踌躇滿志不败的境界 。对于人事就是要善于掌握规律,运用规律 。运用规律办事就顺利,办事顺利心情就愉快,这也就掌握了养生之道了 。

庖丁解牛读后感(二)
文/费凡
我读了《庖丁解牛》这个故事,它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
故事讲的是:庖丁被文惠君请到府上杀一头牛,只见他用手按、用肩靠、用膝盖抵、用脚踩,一会就把一头牛给杀了 。文惠君惊呆了,问:“天啊,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这么高超呢?”庖丁说:“我开始学宰牛时看到的是牛,而我现在看牛,它已不是一头完整的牛,而是拆下来的部分了 。我宰了许多牛之后,心中有数,不用看,就知道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可以下刀 。”
我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一个道理:世界上万物都有他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上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 。

庖丁解牛读后感(三)
最近在看《庄子》 。很多年前,看过蔡志忠的漫画庄子 。那时候,什么都不懂,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故事 。至于故事背后的东西,就不得而知了 。中学的时候,在课本上又学过《庖丁解牛》,只是作为古文阅读的材料,而不是思想政治课的教材 。再后来,在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中再次读到《庖丁解牛》 。在金庸的笔下,《庄子》又成了一本武术秘籍 。而陈家洛从中领悟到了高深的武术绝技 。真神了 。那么,《庄子》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呢?我想,一百个人读庄子会有一百种感悟吧 。
前几天,先是下载了于丹在百家讲坛播出的《庄子心得》,后在新浪上看了傅佩荣的《庄子》,似有所悟 。()但是,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感觉 。说不清楚道不明白 。呵呵,看来,真是“道可道,非常道”啊 。
在庄子的笔下,有大人物,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而庄子尤其擅长于写小人物的不平凡,就如庖丁解牛中的那个庖丁 。庖丁,也就是一个厨子而已,没名没姓的 。但是,就是这个小人物,却拥有了不平凡的技艺 。你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再看“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干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是不是神了?其实,很简单,就如同卖油翁所言“无他,唯手熟尔” 。任何一样小技艺,只要长期专注去做,心无旁骛而乐此不疲,最后都可以登至化境,有如神助 。如同那个技艺高超的庖丁,也如同那个卖油翁 。小人物,一样可以不平凡 。记得新东方的俞敏洪说过,专心炸鸡,就能够成为肯德基;专心做汉堡,就能成为麦当劳;专心教英语,就能成新东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