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馄饨读后感

木鱼馄饨读后感(一)
文/俞永军
【木鱼馄饨读后感】幸福是什么 , 恐怕每一个的定义都不一样 。乞丐说 , 能吃上一顿饱饭是幸福的;工人说 , 能及时领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报酬是幸福的;农民说 , 能有一个好收成是幸福的;医生说 , 能让每一位患者从疾病中走出来是幸福的;老师说 , 能让每一个孩子超越自己 , 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幸福的 。尽管如此 , 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些共同因素 , 即幸福是一种心态 , 一种追求 , 一种拼搏 , 一种超越 。
林清玄的文章读得不少 , 但常读常新 , 常读常令人感动 , 正如《木鱼馄饨》 , 谁能想到一个街头卖馄饨的老人 , 怀揣一颗友善、博爱的仁慈之心 。“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 , 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至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 , 而且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 , 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 , 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 , 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
什么是幸福?我想 , 经常幸福着他人 , 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很多时候 , 我们的烦恼不是源自我们的遭遇 , 而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学习的知识可能会折旧 , 但养成的心理素质却伴随人的一生 。诚然 , 我们的幸福不是源于我们的机遇 , 而是来自我们对未来的追求与超越 , 不过 , 这种追求和超越要饱含一种平和的心态 。无论成功也罢 , 失败也罢 , 只要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
“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 , 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 , 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 , 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心 , 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 。木鱼在他 , 在吃馄饨的人来说 , 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如今的人们 , 浮躁不安 , 常常爬上这山望那山 , 殊不知 , 这山看见那山高 。极少有人 , 立足现状 , 奋发进取 , 超越自我 。
俗话说 , 干一行怨一行 。如果我们不能静下心来 , 不能安于现状 , 总是见异思迁 , 想入非非 , 我们就会活得很累很累 , 乃至荒废学业 , 影响自己的专业发展 , 最终无所作为 , 濒临失业的边缘 。做学生的 , 大多羡慕干个体 , 尤其是少数女同学 , 喜欢美容师 , 我就教过一个孩子 , 只要上课 , 她都带一本美容杂志翻不不停 。然当她毕业 , 才干了两年不到 , 其中学徒半年 , 跟别人打下手一年多 , 就再也不肯干 , 后来到一家私企当工人 , 听说是生产电子设备 。起初的痴迷、狂热 , 此时已荡然无存 。有时谈到这个话题 , 她都不好意思 , 偶尔说一句:“儿时的我们不懂事 , 总以为这个很赚钱 。”殊不知 , 这个行当很辛苦 , 尽管不要求起早 , 但每天晚上 , 不到十一二点钟是不会打烊的 。而且 , 没有固定假期 , 没日没夜地做 , 顾客多了 , 想要休息都办不到 , 最终腰酸背痛脖子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