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读后感( 二 )


机体内部五脏六腑的功能相互关联但又各司所职 。但都是在心主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各肮脏组织功能才能得到平衡协调 。“主明则下安就是最好的印证 。”
2)机体与环境的统一 。《内经》明确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这说明人与天地自然的统一性 。在整体观念思想的指导下 。古代医学家总结出内脏生理功能活动与外界环境变化有关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素问·生气通天论》 。又如“风伤筋,燥胜风,热伤气,寒生热……”并认为“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这都强调到了整体观念 。这种整体观念与现代一些医学的局部观点截然不同 。
二、内经还指出了七情所生与脏腑有关联 。这说明内经在精神活动方面的内容有较丰富的记载 。“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爱,肾在志为恐” 。这说明古代医家早已观察到七情的精神活动与脏腑有关 。
“怒伤肝,喜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爱伤肺,喜胜爱;恐伤肾,思胜怒 。”这说明情志话幼不正常可能致病,也涉及到相生相克的问题,这更能说明七情不协调对机体有重要的影响 。
三、内经的五脏六腑功能与现代医学体系是不相同的,我认为最明显的是,心
心除了主血脉,是血液运行的动力外,还是君主呢 。心还主神明呢,统领其他脏腑功能 。同样,肺除了司呼吸外还主一身之气,与全身水谷代谢有关,肺还主治节,与皮毛、鼻窍声音有关 。肾脏为五脏六腑之精气及生殖之精,肾还主骨,生髓通于脑等等,五脏六腑相互关联显而易见吧 。
内经五脏六腑功能与现代医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主要还是研究方法不同的结果 。古代医学以生产实践经验总结为基础,而现代医学以解剖学组织学为基础,再利用科学仪器作试验研究得出 。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初学者读了《黄帝内经》的内脏学说的几点体会 。当然,初出茅庐肯定有许多的不足,不过,让我们共同努力,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开展祖国医学的学习,让祖国医学继承发扬光大,让中医的明天更加辉煌!

黄帝内经读后感(二)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长期以来,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感同身受 。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很多老师得了慢性病,比如颈椎病,失眠,咽炎,鼻炎等,虽求医问药,也只能是缓解了一时的症状 。平时,慢性病的折磨,苦不堪言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节目中看了曲黎敏教授关于《皇帝内经》的专题讲座,她生动而又形象的讲解把我带领到《黄帝内经》这部奇书中来 。以前我就知道有这本书,总以为自己不懂医,会读不懂,因此对它不感兴趣 。在曲黎敏教授的引领下,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不禁被它的博大精深所折服 。几千年以来,它一直是炎黄子孙寻求健康养生祛病的法宝 。《黄帝内经》养生祛病的智慧使我也受益匪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