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读后感( 二 )
人的物质欲望是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的 , 在人生路上 , 难道你就愿意把这短暂的一生耗费在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上 , 最终沾得满身的铜臭味 , 以致身心疲惫吗?只有不贪慕虚荣 , 不奢求 , 安贫乐道 , 才会有恬适的心情 。尽管只有“陋室” , 但是“谈笑有鸿儒” ,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劳形” 。这种闲然和怡雅 , 正是金钱所难买的 , 因为那些在物质上万分富贵的达官贵人 , 很难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 , 也很难有安心理得的快乐 。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 , 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 , 作者的乐观心情是宝贵的财富 。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 , 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 , 那就会满屋生香 , 处处可见雅趣逸志 , 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 。《陋室铭》最后点题说:“南阳诸葛庐 ,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 何陋之有 。”是呀 , “君子居之 , 何陋之有”!这让我悟到 , 人的生活当然需要物质基础 , 但人的生活更需要精神支撑 , 当一个人精神生活充实时 , 物质生活的欠缺也就不会显得那么不堪忍受了 。
让我们带着淡泊的心境 , 在今后人生中享受那份淳朴、心安理得的生活吧!
陋室铭读后感(三)
午后 , 女儿在读文章 , 我也拿起书 ,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读来却另有一番感触 。()全文81个字 , 字字写陋 , 却不觉得陋 。开头的“仙”“龙”写了山水之色 , 实则喻陋室之主 。文章中“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在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 , 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主人的高尚思想境界 , 这就突出了陋室主人不追求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也不求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 , 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更突显主人的“安贫乐道”之心 。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的高洁品格 。
【陋室铭读后感】想起自己和孩子的老师 , 不仅再度感慨!师者 , 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要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 然近段舞钢教育界的中青年优秀教师纷纷跳槽 , 不论原因如何 , 对教育、对学生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也许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 , 教师确实处在社会的底层 , 走的实有自己的不得已 。然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学者能对学生抚琴研经 , 教书育人 , 远离嘈杂的世俗 , 远离伤神的公务 , 寻求这个时期的一方净土 , 心之洁、趣之雅 , 德之馨 , 吾自认为也不失是一种风雅的生活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