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 苏联当年打算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突然终止?发现了什么?( 二 )


深度不同 , 所含成分有差别 。 钻探深度不同 , 探测到不同的物质成分 。 处在1600-1800米的深度时 , 存在极具经济价值的铜镍硫化物矿石 。 深度为4500-4600米和6000-6500米时 , 可见具有低温热液矿化且由多种硫化物胶结而成的破碎岩石 。
深度在9500米以下时 , 发现磁铁矿、金云母、白云母和硫化物 。 此外 , 科拉孔钻进过程中 , 遇到强矿化水和气体 , 前者溶液中含有溴、碘和重金属 , 后者成分包含二氧化碳、氢气、甲烷和其他碳水化合物 , 说明在大陆板块深处岩石结晶时气体和水分的作用 。
地壳内同样具备热液成矿的条件 。 此次挖地球的实践 , 发现除了在大陆近地表的位置外 , 在其深处同样有利于矿床形成 。 科学家还通过系列的研究得出地幔似乎是热量的主要来源 。
人类“挖穿地球”行不行得通?虽说挖地球有一定发现 , 但项目突然终止 , 表面上是前面所说的经费、技术等原因 , 归根结底还是得从地球的形成和构造说起 。
关于地球形成有很多种说法 。 比如 , “大陆漂移说”认为 , 受到天体引力潮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 , 原始大陆分离成几块并进行水平漂移 , 逐渐形成海陆分布局面 。 此外 , 地壳处在不断更新中 , 海陆分布持续发生变动 。
“海底扩张说”认为地幔物上升并涌出海洋中脊 , 冷却后形成新的洋壳 , 进一步推动了先前形成的洋壳向两侧对称扩张 , 这种海底地壳的扩张是股强大的力量 , 它使两侧的大陆被推开 , 造成大陆漂移并形成新的海洋 。 还有一种观点是“板块构造学说” 。
而关于地球的结构 , 简而言之 , 地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 由内而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 。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地带 , 此部分又可区分为内核和外核 , 处在地球的内部 , 这里时刻在进行着核反应 , 就是一个巨型的核反应堆 。
在人们眼中 , 太阳如同巨大的火球 , 夏季时分 , 日上三竿 , 室外温度就让不少人有体感不适 , 晒到正午时 , 暴晒的地板上可以热熟鸡蛋 。 而主要由液态物质构成的地核 , 它的温度高达7000℃ , 甚至高于太阳表面的温度 。
地幔由坚硬岩石组成 , 层厚约为3000米 , 该部分温度越往里越高 , 最深处温度达3500℃以上 。 地壳平均层厚约为17千米 , 对比地球6400千米的平均半径 , 显得很微薄 。
那么 , 挖地球真的可行吗?实际上 , 基于现状 , 挖穿地球的几率非常低 。
从实施层面来看 , 人类目前最大的钻探深度接近15千米 , 挖穿地壳层有望 , 然而再往里深挖 , 钻头可能就会因为地幔岩石的高硬度而发生严重变形 , 垂直挖掘方向出现偏移 , 或因为内部的高温导致钻头融掉 。
从花销来看 , 挖地球需要更加先进、高端的设施设备 , 费用高昂不是哪个国家可以承受的 , 在执行环节被迫夭折也无可厚非 。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