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 二 )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二)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位于顺义区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 。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1979年被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定为市级重点保护单位,1993年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焦庄户地道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连接龙湾屯、大北务等5个村庄,全长23华里 。焦庄户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巧妙地利用地道支援了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由于功绩卓著,1947年10月,顺义县人民政府授予“人民第一堡垒”锦旗一面 。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传统教育,1987年建成开放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以翔实的资料、珍贵的文物及保存完好的地道战遗址,再现了焦庄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画面 。现在供人们参观的地道遗址有650多米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创下的不朽业绩,显示了人民战争伟大、神奇的力量 。
每年来地道战遗址参观的人数达10余万人次,电影《地道战》的部分镜头就是在此拍摄的 。这里背倚层峦叠嶂的燕山-三十里山峰,峰峰相连,层林尽染;环抱碧波潋滟的金鸡河-十八湾河水湾湾相挽,山水连天;林木葱郁,气候凉爽,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休闲渡假的天然“绿色氧吧”,著名作家浩然就是在这里创作了长篇小说《艳阳天》 。
地道全长32华里,内有单人掩体、翻板、作战指挥部、辽望孔、暗堡、通气孔、水井、休息室及驴槽、锅台、柴棚、樯柜出口等 。其工程之浩大,结构之精巧,定会令你惊叹不已 。
谁能想到,这绵延数十里的地道,竟是抗日民众用铁镐土筐修筑而成 。当年焦庄户军民利用地道,灵活机动地打击日本侵略者,荣获“人民第一堡垒”的光荣称号,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今天置身于这中外闻名的地道中,你会对我们这个顽强不屈的民族油然而生敬意 。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传统教育,现可供观众参观的地道650多米,且地道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单人掩体、陷井及暗堡等战斗设施,还有水缸、炕洞、墙柜、锅台、猪圈、柴棚驴槽等较隐蔽的出入口,另外还有看地道战争电影、听战斗历史、吃“抗战饭”、看“地对空导弹基地”、秋季苹果采摘等项活动 。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三)
文/张予嘉
一个周末,爸爸说带我去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去钻地道,我高兴极了,赶紧跑上车,爸爸开车直奔顺义区焦庄户 。
车开到纪念馆,一进大门就看见两个厅,第一个厅是介绍地道的厅,第二个厅是地道的入口 。
我们先参观第一个厅,厅的玻璃地板下有一个地道路线图,不看不知道,当年这地道长达几十千米,蜿蜒曲折,遍布各个村落、各个人家,现在开放的只是经过修复、加高、加宽后的一小部分,只有几百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