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读后感500字

负荆请罪读后感500字(一)
翻开《中华上下五千年》,使我进入了历史的长河中……再一次朗读中,有了一种冲动,隔着千年飘摇的风雨,我真的很想拥抱一下这可敬的老人—廉颇 。
由于完璧归赵,由于渑池之会,劳苦功高的蔺相如理所当然地加官进爵了,由一位身份卑微的门客,变成了宰相 。从古至今,嫉妒就是内心的一颗种子,会随着别人的成就而疯长 。面对蔺相如的平步青云,因为嫉妒,要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好歹的后生晚辈 。我廉颇是如何出生入死才有了今天的地位,而你,就凭三寸之舌就把官做得比我还大?
蔺相如处处避廉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着想,廉颇知道后,给蔺相如跪下了 。
廉颇虽然年事已高,须发如雪,但还是重重地跪在蔺相如面前请罪 。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为自己曾经狭小气量,为自己曾经追逐名利,为自己曾经的任性……感到万分羞愧 。
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如今,廉颇蔺相如这两个英雄人物已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大家要有像蔺相如一样的广阔胸怀,也要学习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 。如果大家都这样做,一定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

负荆请罪读后感500字(二)
今天,我看了一个历史故事,名叫《负荆请罪》 。
春秋时期,在赵国有两个很厉害的人,一个是名将廉颇,一个是上大夫蔺相如 。在公元前278,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赵王心里害怕秦国的强大不敢去,但是廉颇和蔺相如都主张要去 。于是君臣们商量妥当,上蔺相如陪赵王赴约,廉颇则调重重驻守赵国边境 。在渑池之会上,秦赵两国针锋相对,由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秦国一点便宜也没占到,秦国又想以武力劫持赵王,却害怕廉颇屯集在边境上的精后,最后只好作罢,放赵王回去 。赵王对蔺相如的表现万分感激,回国以后论功行赏,封蔺相如为上卿,也就是宰相,成为群臣中官位最高的人 。这让廉颇十分不服气,就一直想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就设法躲避,随从人员很不理解,觉得蔺相如太胆小了,然而他却说:“强大的秦国为什么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害怕廉将军和我两个人 。如果我们互斗起来,造成两败俱伤,这正是秦国求知不得的事情 。我躲避他,不是怕他,而是怕和他冲突起来对国家不利 。”当廉颇知道后,对蔺相如“先公而后私”的行为非常感动,立刻跑到蔺相如家里,肉袒负荆请罪 。蔺相如原谅了他,这两个赵国的将相从此结为生死之交 。
通过这则故事,我明白了二个道理:一是要团结一心,才能更强大 。就像筷子,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可是如果是一把筷子,要想把它折断就很难 。二是要知错就改 。古人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的一生会犯很多错误,只要改正了就是好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