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处方读后感( 二 )


戒毒事业的艰难使得非常精明和具有奉献精神的简方宁院长飞蛾扑火般地走向了悲壮 , 她像一个先烈 , 激励着人们冲破黑暗 , 继续探索通往光明的戒毒道路 。这个立意非常好 。
默默为戒毒事业而努力的简方宁院长成了戒毒史上的一个祭品 , 这个悲剧告诫人们 , 吸毒病人和其他病人不同 , 不单单是身体戒了毒就行了 , 思想也要戒毒 , 简方宁是用生命的代价证明了这个道理 , 路漫漫兮修远兮 , 我将上下而求索 。然而小说的后面加进了景教授得到了外国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 但为时已晚 , 简方宁已经染上了7号毒品 , 无药可治 , 只有把蓝斑切除同时也失去了人的快乐和痛苦感 , 她设想了很多种没有快乐和痛苦的生活都是自己无法忍受的 , 最终走向了死亡 。曾在医学界从事过多年的毕淑敏 , 也许把这部小说写成了探索戒毒道路上的一次失败而产生的沉痛教训 , 警醒人们改变戒毒的思维 。

红处方读后感(二)
对于毕淑敏的《红处方》 , 真的好难定义它的类别 。说它是讲述简方宁医生从事的戒毒事业还是讲述太阳照射活在阴暗面吸食毒品的那群人的生活似乎都缺少点什么 。只是很清楚的记得当简方宁的病人庄羽第三次复吸毒品的时候心仿佛一下沉了下去 。接着是连续几天关于毒品的梦 , 甚至是提到“海洛因”三个字都特别敏感 , 不禁嘲笑自己“中毒太深” 。
文章采用倒叙的方式来讲述小说内容 , 最后 , 以简方宁留给好友沈若鱼的遗书把整个故事叙述完整 , 让跟随了读者好久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作品以《红处方》命名 , 可作品中只有三处提及“红处方”三个字 , 而更多地是写到化名范青稞的沈若鱼在戒毒医院里打听到的吸毒病人的各种故事 , 吸毒时那种似神仙的快乐以及毒瘾复发时那痛苦难捱的时刻 。可读完整部作品 , 不得不佩服作者对小说结构组织的能力 。正是出现仅三次的“红处方”导致了简方宁的去世 , 也正是那形形色色的故事 , 让我对“海洛因”这三个字的好奇减到零而忌惮飙到最高值 。
这部作品虽然有好多角色 , 但对于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最终都给出了交代 。并没有遗漏 。庄羽 , 这个从一开场就出现 , ()其间耍诈 , 无礼 , 接着是被简方宁院长感化 , 但最终由爱生恨 , 与简方宁几乎同时去世的女吸毒病人在作者的笔下活灵活现 。可她不争气的三次复习以及那幅报复似的《白色和谐》让人对其“恨之入骨”恨她的不争气 , 恨她的不懂事 , 恨她那由爱生成的恨 。支远 , 庄羽的老公 , 他对她的爱是刻在骨子里的 , 他对她的疼、包容让人羡慕 。他陪她吸毒 , 陪她戒毒 , 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真正放弃她 。他也是简方宁戒毒医院里成功的范例 。似乎也是整篇文章中带给人希望的几个点之一 。沈若鱼 , 这个因为写作而去戒毒医院体验生活 , 最终被朋友简方宁所从事的事业感染而将自己后半生奉献给戒毒医院的女子 , 多么勇敢 , 不得不这么说 。“戒毒医院 , 一个文明社会的大修站 , 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地方 , 一个纠缠在一起又被锤子砸扁了的死扣 。头痛欲裂 , 真想脑袋朝下 , 让血快速流到苍白的大脑皮层里 , 才能想通这里的事 。作为普通人 , 她实在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了”他误悟道戒毒医院的“不堪” , 但仍是义无反顾 , 为了朋友未完成的事业 , 为了解救更多因毒品而断送了人生的病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