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选择读后感

自由选择读后感(一)
看完这本书,真的感觉极少有像这样的经济学着作,可以用通俗的,不带任何恼人的公式的语言来论述经济学的观点的 。以至于看完后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弗里德曼应该也是那种能和普通民众交流的经济学家之一 。(就像有人这样评说萨缪尔森一样)
因为以上的原因,阅读本书也是十分轻松流畅的,就除了几段征引理解起来有点困难 。这不止是因为其通俗的语言,也是因为其清晰的、一以贯之的观点——应该追求人类自由和经济自由 。
为证明以上观点,作者分几个版块进行了实证分析——社会福利、社会平等、学校与教育、消费者的保护、工人的保护、通货膨胀 。其中后四者在论述过程中所提出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学校与教育及通货膨胀这两个版块 。
在第六章“我们的学校出了什么问题”中,作者几乎颠覆我对政府补贴教育、政府办学、公共学校的原来一贯的美好看法——我一直坚信政府干预教育事业是让更广大的民众接受更广泛的教育,让社会更加趋近于机会平等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克服市场不能提供充足的“教育”这种公共产品的问题,通过矫正性的补贴,使得“教育”这种具有很大外部性的商品达到社会合意的供给水平 。
这是我们一般情况下最容易见到的支持政府干预教育事业的理论分析 。
然而,作者在论述现今高等教育是否真正给人们带去“教育机会平等”及产生“社会收益”时是持这样的观点的:一直以来,我们都企图引导人们搞清楚所谓的“社会收益”到底指的是什么 。然而得到的答案几乎总是蹩脚的经济学理论 。人们都说如果更多的国民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那么整个国家便会因此而受益;为获得这种技能的提升而进行投资,对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那么其他人的生产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 。这些说法当然都不错,但哪一条都不足以成为对高等教育给予补贴的正当理由 。因为这些说法也同样适用于实物资本(即机器、厂房等),但是没有人会据此推论说,应该用税收对通用汽车或者通用电气公司的资本投资给予补贴 。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方面,作者以其掌握的数据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出生于上等收入的家庭的学生数,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两三倍,而且这些人往往都去读那些消耗资本较多的,学制较长的大学,而不读两年制的初级大学 。结果便是,来自高收入家庭的学生从政府的补贴中受益最多 。作者通过这两方面的论述,有力地质疑了政府补贴教育(至少是高等教育)的合理性所在 。让人不禁对其他的同样是政府过多插手的公共事业也产生了怀疑——如铁轮运输、航空等等 。这些所谓的公共事业是否真的本身就该按现在所见的那样发展呢?这样的发展模式真的带来了最大的社会效益吗?实际情况真的有政府对外宣传的那么美好吗?这的确值得我们反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