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800字( 三 )
喜欢她笔下的小可爱们:水光粼粼的小溪里,睡梦中的白天鹅,脖子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 。多么浪漫温馨的画面,让人不舍得翻书,是怕书页的响动扰了天鹅的美梦哩 。窗外是火红烧天的凤凰花,溪里是鱼虾戏水于潺潺之间,野蛇趴在石块上晒太阳 。多么勾起回忆的同创场景,让人穿越时空,真的找回那时的自己 。
喜欢她笔下满满的诗意 。有一种寂寞,忙忙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学过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何当时就没能觉出那是怎样一番天地间唯我一人的孤独使然 。
喜欢她笔下肺腑的哲理 。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轨道,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兄弟,几十载并肩共行,几十载风雨同舟,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第一次体会到,有一种淡淡的亲情,却深入骨髓,如手足般不可分离 。
喜欢她笔下的小幸福、小温暖 。你的修行开始 。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 。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 。读到这儿,顿觉周身都暖暖的,却不暖得热烈,也不暖得淡淡,只是觉得心里有了一种力量,背后有了一种信念,一种支持 。
然,也有不少深思 。
都说大陆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是其中的《(不)相信》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令人沉吟 。“曾相信爱国,曾相信历史、文明、正义、理想主义者、爱情、海枯石烂 。而到了20岁之后,全盘否认 。为什么?为什么这些真善美的化身都被二十岁的作者摒弃了?难道生活真的那么惨淡无情,把人之初性本善中每一个美丽的梦想打碎,如阳光下缤纷的泡沫,一触即破,只一刹花火 。
【目送读后感800字】人生总是逼迫我们去认清,看懂许多 。”野蛮和文明,一线之隔 。“”可以同时存在两种正义,水火不容 。“”原来海容易枯,石容易烂 。“初读这些文字:作者的文字也太偏激太犀利了吧,社会经如此一说,似乎在华美繁荣的绸缎外衣下,里层补丁遍地,千疮百孔 。如此一说,连千古传颂的文明,刚直不阿的正义,海枯石烂的爱情都不相信,人在世上该相信什么,还可以相信什么,美在哪里,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 。满腹疑惑,翻回开头,重读,想从字里行间找到遗漏的信息,在自己心中挣扎着想为作者辩解,也想,解脱自己 。
后来,这才发现,再读时,少了开始的新鲜与抵触,去理解,去联想 。似乎身边真的有不少这样的事例 。平时的眼中为自己的生活申辩,看到那些能动摇我们继续向前的信心的事,便视其如过眼烟云,同样是一双眼,为什么不让心灵的窗户多接收温暖的阳光而偏要容纳沙尘暴和龙卷风呢 。而如今,去回想,好像作者说的这些早已在心中存在,早已半认半否地疑惑过 。只不过,它就像早已得不到滋润的种子,早已枯死在土地中 。只不过,就如旅途上,不应因枯涸的泉水而停留惋惜,而应因其河床闪烁的鹅卵石与岸边的鸟语花香而停留休憩;不应因风雪中大地的萧瑟而停留默叹,而应因其傲然挺立的青松与幽香暗放的冬梅而停留致敬 。那些,不值得我们去停留,去为其伤怀,而斩断眼前的路 。生活,总有灿烂的笑容,也有灰暗的,时光匆匆,旅途短暂,为值得的事去停留,去真正的,热爱身边的世界吧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