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焕之读后感( 二 )
在他的社会理想遭遇失败的同时,婚姻生活也面临危机,婚前那个和他一样有着教育理想,活泼鲜艳的金佩璋,在琐碎繁杂的家庭生活中也渐渐的消磨了理想,尤其是在有了一个孩子之后,她对于书本、教育、理想的热情更是荡然无存,使夫妻之间的隔膜越深,这不能不使倪焕之感到他“有了一个妻子,但失了一个恋人,一个同志”的痛苦和孤独 。
在倪焕之的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他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让我看到了一个怀着理想,不断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 。()最后尽管倪焕之“教育救国”的理想失败了,但这无疑是当时社会制度的失败 。在那样一个动荡混乱的年代,企图走改良主义道路救国的理想,就如同空中楼阁,注定是失败的 。
虽然倪焕之最终失败了,但他的教育理念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教师体验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我们应该像倪焕之一样热爱教育,忠诚于教育事业 。同时,他的教育实践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如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处理好“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就像倪焕之所说的那样“学校要使学生得到真实的好处,应该让学生生活在学校里;换一句话说,学校不应是学生的特殊境界,而应是特别适宜于学生生活的境界” 。在学生犯错误时,不易以训斥、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而应该像倪焕之对待犯错的学生蒋华一样,分析其犯错的深层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这在现在看来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
理想在于热情,理念在于坚持,做事在于实践 。在社会大繁荣大发展的和谐坏境中,我们要对教育怀着一份纯真的执着,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出教育的正能量 。
倪焕之读后感(三)
《倪焕之》是怎么样的一部作品呢?说它是一部革命小说吧,不像 。说它是一部教育小说吧,又略嫌牵强 。有一点大家比较同意的,即是这部小说存在着揭露性,而它一点没有要粉饰现实的动机 。
而问题小说就是从来不粉饰现实的,它们从来就是以整个人类的现实生活里的种种问题为主题 。但在这部小说里头,作者所关注的又显然不是小说模式的问题,而是一种文明的命运 。作者在《倪焕之》这部小说里所刻划的,是一种有关人类社会革命进程的图象,是一种对全人类行为状况的概括 。那么,什么问题才是作者最为关注的呢?这部作品所要揭露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它带有何等意义?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
《倪焕之》,如果我们把它同叶圣陶另一部作品《潘先生在难中》一起阅读,即作者的一贯创作主旨就非常清楚了 。在《潘先生在难中》一文里,作家把处在动荡不安的时局里的知识分子的心态刻划得淋漓尽致 。而在《倪焕之》里,叶圣陶则在自己的主观认识上给我们塑造出了一个感性的、为理想而积极奋斗的“改良主义”者倪焕之的形象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大婚之喜祝贺词祝福语
- 祝福语|搬新家祝福语乔迁之喜贺词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