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读后感600字( 二 )


人的灵魂,系在那个扭曲的身躯里,被迫为它所奴役,想想它在众人的面前瑟瑟发抖,羞辱和苦难使它透不过气来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青年 。牛虻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 。然而,在遭遇崇拜的父亲的欺骗,心爱之人的误解时,一连串的打击使他陷入极度苦之中,几乎要发狂 。这次挫折对亚瑟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同时又是火中凤凰的新生,从此之后,亚瑟再也不是旧“亚瑟”了,他变成了“牛虻” 。
流浪生活磨炼了亚瑟,回到意大利时,他已经是一个坚强、冷酷、老练的牛虻了 。此时,他又遇见了琼玛,但琼玛已认不出他了 。牛虻和他的战友们积极准备着起义 。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被敌人突然包围,牛虻掩护其他人突围,自己却因为蒙太尼里的突然出现而垂下了手中的枪,不幸被捕 。牛虻的战友们设法营救他,但牛虻身负重伤,晕倒在越狱途中 。敌人决定迅速将他处死 。前来探望的蒙太尼里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的条件劝他归降;而牛虻却企图打动蒙太尼里,要他在宗教与儿子革命之间做出抉择,但他们谁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 。蒙太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自己也痛苦地发疯致死 。
【牛虻读后感600字】刑场上,牛虻从容不迫,慷慨就义 。在狱中给琼玛的一封信里,他写上了他们儿时熟稔的一首小诗: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掉,我都是一只 。快乐的飞虻!至此,琼玛才豁然领悟:牛虻就是她曾经爱过而又冤屈过的亚瑟 。他,牛虻——一个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愿被命运折磨的人 。
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成长,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就好像大草原上的一群小鹿,谁有勇气,谁跑得快,谁就活下来;否则,就被淘汰 。他深爱过两个人——父亲蒙坦里尼和高洁的女人琼玛,但后来的他一生都没有再给机会让他们来爱他 。他的内心承受了非人的炼狱般的折磨 。他给我们留下的思索是:人到底该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 。挫折中是难免要流眼泪的,擦干了,站起来,就长大了,坚强了 。用牛虻自己的话说,他从死亡那里走来,也就不怕死亡了,他对人民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对朋友的坦诚、对爱情的忠贞、对生活的投入、对死亡的蔑视,永远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一个楷模 。虽然生命已尽,但爱与希望永存!对于牛虻来说,他所面临问题的根本就是宗教,一些对权贵如饥似渴的人利用了宗教,而他应该破除这层羊皮,直刺狼的心脏 。
牛虻是个强者,他意志坚强、机智勇敢,是真正的强者!

牛虻读后感600字(二)
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 。——这是开篇首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