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塘荷韵读后感( 二 )


荷花的种子壳很厚,在淤泥中可以千年不烂,这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荷花突破种子的壳要好几年的时间,()这恰恰体现了荷花那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荷花可以在几天里迅速蔓延生长,表现了其惊人的力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说出了荷花的清廉 。
但这篇文章最令我着迷的地方不是荷花的种种品格与优点,而是文章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很经典,那就是“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句话很有韵味也很有趣,早冬和初春之间有3个月,而晚冬和初春之间只是弹指一挥间,人们也编出很多很多句话来,什么“既然战争到了,和平还会远吗?”等等……我虽然不能读懂,但却明白了一个共同点:
句子中寄托的是人们的希望!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是人们对文明的眺望!

清塘荷韵读后感(三)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爷爷离我们远去了 。季爷爷是我国着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作家等 。他精通12国语言,是我国的国宝级人物 。季爷爷学贯中外,兼容百家,是公认的学界泰斗 。
《清塘荷韵》是季爷爷的代表名篇,今天我读了《清塘荷韵》,平平淡淡的文字,读起来却感触颇深 。《清塘荷韵》是写了季爷爷把几颗洪湖的莲子投入门前的池塘,希望长出莲叶荷花 。经过四年的耐心等待,终于长出了大片荷叶,叶子扩张的速度惊人地快 。光长荷叶是不行的,荷花也接踵而至 。那里的荷花不仅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 。文中还写了他读过一本诗话,其中有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作者认为第二句对仗不工整 。我与爸爸探讨时,爸爸也有同感,爸爸对了一句:池花对影落,日葵向阳开,我看比较工整 。
《清塘荷韵》文中还提到,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而荷花却开得特欢,几乎连池塘的水面都看不见了,写出了荷花生命力的旺盛,也写出了季爷爷喜爱荷花的心情 。文章的后面写他的一个爱花的邻居,天天数荷花 。季爷爷是知道的,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道隐藏着多少花骨朵儿 。荷花的生命力也是很顽强的 。
季爷爷写的文章,诗句引用得很多 。如在文章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静静的池塘里静静地开着荷花,这种境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
季爷爷的文章特别好,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以后慢慢品读和体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