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后感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后感(一)
白落梅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带我走进民国才女——张爱玲 。对于张爱玲,悲是生活的主色调,但我还是喜欢张爱玲,喜欢她年少时的孤芳自赏,喜欢她遭遇爱情后的痴心不悔,亦喜欢她人生迟暮的离群索居 。在阅读时,只觉得她是忧伤的双生花,是一个我难以企及的前世 。
少年张爱玲
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张家公馆,祖父张佩纶,祖母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女儿 。父亲张廷重,母亲黄素琼,亦是名门千金 。但张爱玲出生时,祖上的荣光逐渐暗淡,一去不复返 。雕梁画栋,宝马香车,妻妾成群,这些只能留在这个小女孩惊鸿一瞥的儿时记忆里 。没落的封建大家族里,她的早慧使她在小小的年纪便有练达的文笔与成熟的思想,更使人吃惊的是,她文字流露出的沧桑感,如沉暮之音 。少年时的父亲的遗少形象与受“五四新风”影响的母亲在争吵后,只留下母亲默默离国远游,父亲枯坐在烟榻上一声不吭的画面 。这样的家庭,给张爱玲后来的性格埋下了巨大的伏笔 。“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是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张爱玲的悲伤时细碎的,却又是绵长的 。
成名张爱玲
离家的张爱玲,最终选定走文学路,不仅是因为她的天才梦,也是她在尘世赖以生存的方式 。这个一夜成名的女子是灵性的,她的文字似乎通晓世事,实则她的经历却很薄浅 。她的才情是与生俱来的,她不想成为传奇,可是她本身就已是传奇 。但可怜的是张爱玲嫁了胡兰成,就像林黛玉嫁了贾宝玉 。原本欢天喜地的以为找到了那心心相印的知己爱人,谁知这感情不过是现实生活里的镜花水月,经不起一点点风吹草动 。原本以为他是可以给她依靠的小小角落,在离乱里唯一有些平安温暖的落脚处,谁知风雨袭来时,反倒是他把她推出去为自己遮风挡雨 。他只能和她风花雪月,不能同舟共济 。她的愿望原本只是和他平淡长久地相濡以沫,如同世间几万年痴心平凡的女子 。然而不能,一再地退让忍耐都不能实现这小小愿望,那个她倾心所选的男子,根本担当不起她哪怕卑微的愿望和真挚的感情 。于是她只得猝然地放手,决绝地离开,孤单地承受他带给她的多桀命运 。
老年张爱玲
张爱玲的晚年生活是离群索居的,她要做的就是彻底的丢下身外之物 。她似乎什么都可以丢下,感情、名利、世事,唯独不肯丢弃的是她的文字 。这个孤苦无依的老人,为了躲避世事纷繁,过得实在太辛苦了 。她本该过上风轻云淡的日子,过着安稳平静的生活,一杯茶,几本书,三五知己偶聚 。无关风月,只淡淡地讲述一些过往的风云旧事 。可是她没有,她选择遗忘所有的人,也期待被人遗忘 。
推荐阅读
-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
- 五猖会读后感
- 美丽人生|美丽人生观后感
- 因为有你|《因为有你》读后感
- 边城|《边城》读后感
- 爱因为在心中歌词|爱,因为在心中
-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
-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因为痛所以青春读后感
- 公共管理导论读后感|《公共图书馆宣传推广与阅读促进》读后感
- 红处方|《红处方》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