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读后感

晏子使楚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晏子使楚》这个故事,感受颇深 。
晏子是齐国的一名大夫,后来被齐景公拜位相国 。公元前531年 。齐国想看看“蛮子国”楚国的实力到底有多强,便派晏子做了使者去楚国察看一下情况 。楚灵王得知晏子是一个小矮个儿,便让他从城门旁的一个五尺高的窟窿里钻进去,可晏子是何等人士,他见了这窟窿,不慌不忙,笑着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如果你们国家是狗国,我就从窟窿里钻进去 。”士兵当然不可能承认,只好让晏子从城门走进去 。(晏子真是good!)
楚灵王见来者“不善”,便轻蔑地笑道:“难道楚国没有人了吗?”“楚王怎么能这样说 。齐国的一部分人甩一把汗就能下一场雨;举一下袖子就能连成一片云呢!”晏子面不改色的回答 。楚灵王又取笑他说:“那齐国为何打发你这般面容丑陋的人来?”晏子听得出话中有话,便说:“我们国家有个规定,访问上等国,就派上等人,访问下等国,就派下等人,我最没用无能,就派到这儿来 。”说完晏子还故意笑了笑 。
其他楚国大臣也不停地讥笑晏子,但都被晏子拿话驳回去了 。
读完这个故事,我对晏子这个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别人的嘲笑中能够随机应变,对答如流,在楚王面前,也能从容地回答,真是妙语连珠,要是换了我 。在别人的嘲笑中早就羞愧地回自己国家去了,更别谈什么回答了 。
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诸葛亮、魏征这种足智多谋的人物 。他们的慧赢来了世人的赞赏 。而我呢,遇到一些难题总是半途而废,看来要想学好知识,也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呀!

晏子使楚读后感(二)
《晏子使楚》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但被晏子一一挫败 。晏子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楚王,赢得了楚王对自己的尊重以及齐国的尊严!
晏子是多么勇敢、机智啊!我曾想过如果自己是晏子,面对这样的事,会怎么样?结果我的第一反映竟然是腿软?!晏子在那种情况下竟然能机智对答,我不得不说,晏子面对危险时那种冷静让我佩服!
生活中这种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万里挑一 。试问,这些人面对危险时为什么能那么冷静呢?难道他们真的不怕?答案是:不!他们也怕死!既然怕死为什么能那么稳定?因为他们都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自信!正是因为有了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那种紧张的心情就稳定下来了 。拥有自信的人,并不是很少,为什么能够冷静的人这么少呢?答案是,()他们的自信心还不够坚定!面对死亡,谁的信心能够存在?可是,为什么有些人的信心,不但不倒塌反而更坚强?这就得换位思考了 。如果你是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你是选择顺从还是反抗?在这种时候,选择前者的人,就是软弱、没有勇气的人!这种人不能算是“生活的智者” 。选择后者的则为“勇士” 。勇士拥有自信、勇气、智慧的能力 。但是生活中这样的“勇士”太少太少,这样的晏子太少太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