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托尔斯泰传读后感( 三 )
虽然对于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他的母亲逝世时,他还未满一岁),但是他至少还能保持若干关于父亲的回忆 。这是一个和蔼的诙谐的人,眼睛显得忧郁,在他的城邑中过着独立不羁、毫无野心的生活;他父亲死时托尔斯泰才九岁 。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中充满了绝望 。
然而不知不觉中,他为少年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和夸大的自尊心所驱使,以至这种追求完美的信念丧失了无功利观念的性质,变成了实用的性质与物质的了 。他慢慢地也学会了放荡自己 。最后,有一样东西救了他:那就是绝对的真诚、坦白和善良 。
最终他以自己的努力而成了俄国作家,成为了“俄国的一面镜子” 。
影响我们成功的决不是环境,或者遭遇 。而是我们是否能保持一颗坚强的心,一种不屈的信念 。以前也看过一些托翁的作品,如《安娜 。卡列琳娜》、《复活》、《战争与和平》,也只是为作品的情节所吸引,可能是文学欣赏能力低下吧,真的没有从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学到什么,或是受到什么感动 。仅知道他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很是崇拜他 。
然而,现在通过亚 。波拨夫金的介绍,对列夫 。托尔斯泰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 。原来托翁出生与贵族之家,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 。他从小就显露出文学方面的天赋,生性善良,同情人,少年时期就与那个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受不了奢侈的生活,心中烦恼、郁闷、总是想着什么释放,可是他却怎么也找不到出口 。
为了找到生活的出口,尼古拉耶维奇做了许多努力,想要放弃伯爵身份和财产,去从军,勇敢的为俄国的命运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可是最后军队的生活也让他感到厌烦,绝望 。在这种不停的奔波中,托尔斯泰看到了一点生命的光明吗?他终于拿起了笔,开始写《童年》,充满对自然,自由的渴望,写作中他感到快乐,这是生命的释放吗?托尔斯泰用眼睛看一切,尤其是俄国农奴制度下的丑恶,他全用文字表达出来,其中透露着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
真正让我感动的是托尔斯泰不仅用文字来抨击社会对农民的剥削,而且用实际行动去挽救农民的悲惨命运 。他不停的在各处奔走,与许多人接触——都是些道德高尚的人 。他也同农民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想要让他们脱离苦难的境地 。他甚至为自己是个贵族而感到羞耻,他放弃所有的不动产,把小说稿费无偿的捐献给农民 。他在生活上苛刻自己,不吃荤,他同农民一起割草,梨地,这样做时他从内心感到快乐 。也正是这样做,他才与他的家庭,家人越来越疏远 。
越是看到托尔斯泰的晚年,我的内心越是如潮水般汹涌澎湃,托翁这时俨然成了一个革命家,虽然他反对革命,反对暴力 。可是他的一言一行无不拥护着农民来反对政府,反对一切旧的制度和法律 。他的文学从小说制作转到评论文,小小的带着讽刺的又充满现实性的文章 。让农民雀跃,让政府恐慌!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022年宣传部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学校宣传个人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宣传委员个人工作计划书范文2022
- 工作计划|学生会宣传部个人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大学宣传委员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2021大学学生会宣传部工作计划书范文
- 祝福语|传递正能量的励志早安语录
- 工作计划|宣传部工作思路范文怎么写
- 工作计划|宣传部门工作计划书怎么写
- 工作计划|校团委宣传部工作计划范文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