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氏父子读后感( 二 )


妈,下次买衣服的时候还带我一起去,我再给你挑一些适合你的!还有,别买了几件就舍不得!你为女儿花钱的时候,很少听到你有抱怨过什么……记住,女儿以后一定给你买很多很多衣服……还有,我不在你身边时,请注意照顾自己的身体!
故事没有离奇的情节 。平平淡淡的 。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却入木三分 。这主要是通过几组对比来实现的:第一组对比是包氏父子,且来看看他的衣着:父亲:一件穿了几年的旧棉袍:一双破棉鞋:儿子:一件青布棉袍:一双锃亮的皮鞋:油亮的头发这反差极大的衣着 。便可以把父子俩的形象烙入guan者的脑海中当然,他们的不同不仅仅是衣着,更重要的 。()是他们的思想 。
父亲把儿子奉若少爷 。百依百顺,以为儿子能够有出息,好让他下半辈子可以享清福;而另一方面 。儿子又把父亲当奴隶 。认为这样无能的父亲耽误了他 。他包国维怎能有这样的父亲呢?两者比较之下,父亲的期盼是炽热的 。可儿子去抛开自己的实际,追求奢靡的都市生活 。当这个天真的儿子被学校开除时,富于幻想的父亲的支柱倒了,他也在寻找铺保的路上倒了 。
包国维父子最终并没有美梦成真 。造成他的命运悲剧的看起来是他的人性格所致 。但透过现象 。我们便能看到本质 。帝国主义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掠夺,使老包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资料 。更要命的是,还进行了文化渗透 。使包国维身上的奴性带有半殖民地历史环境的深刻时代印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天翼所披露的,不仅是旧中国平民的艰辛,还有资产阶级对青少年一代的腐蚀 。

包氏父子读后感(三)
《包氏父子》是着名作家张天翼发表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篇小说 。故事中的儿子包国维不认真学习,成绩极差,还像那些“阔少爷”一样追求刺激和物质享受,实际他们家穷苦不堪,只能依靠父亲每月十元钱来勉强维持父子俩的生活 。
包国维多次留级,老包并没有责怪他,还为他的学杂费和制服费四处奔走借钱 。而包国维却无视父亲好不容易为他争取的受教育的机会,最后,他在学校与同学打架被学校开除 。被众人逼债、儿子被开除,还要赔医药费,为儿子煞费苦心、望子成龙的老包彻底陷入绝望之中!
这就是这对相依为命的父子:一个不争气的儿子,一位可怜的父亲 。
说到包国维,就不得不说说我们,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蜜罐里,我们对得起父母的努力吗?我觉得每个人都该扪心自问 。有一句话说得好,“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 。”如果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没有价值的,那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是比以前好了,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便挥霍父母的血汗钱 。现在的我们应该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因为:青春是无比灿烂的年华,也是我们树立远大志向、打下良好基础的宝贵时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