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着读后感( 二 )
令我感动的是福贵的妻子家珍对福贵的真诚的生死与共的爱情,在福贵家庭没落时,不离不弃,同呼吸共患难,以及对老人和孩子真诚的爱,有福同享,有难同担,这看似伟大的爱情其实同我们的父辈所经历过的和所拥有的爱情没有区别 。想想今天,生活富足了,可能一起吃苦一起奋斗的年轻夫妻有多少 。我在一个婚姻节目里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妻子(年轻貌美)因为与丈夫吵架离开,丈夫没有追出去而要求离婚,原因是因为觉得丈夫不够在乎自己 。对比的多么鲜明,讽刺的多么有力 。可笑,可悲!
余华是这样解释“活着”的: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盲目的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嗯,忍受,只是两个字,可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之重啊 。现在这个社会,不说远处,就拿身边的故事说事吧 。才在这不久前,重庆大学的一女博士就这样从高楼上从身一跃结束了她的“痛苦”,结束了她的生命 。这就是我们国家和她家里人拿重金培养出来的人 。她懂得道理和知识不比一般的百姓少吧 。她还尚且这样轻生,不能承受生活压力之重,那还有的芸芸众生呢?悲啊,叹啊!
故事平淡真实,福贵两口子悲凄的大半生,伴随着一个个生离死别的场景 。但不知不觉地被他们的“悲惨”命运感动了,品味到了什么叫人生,人为什么要活着……不能说这部作品多么伟大,只说他真切地告诉了什么叫活着……命运如此,福贵有得选择吗?人在命运面前显然渺小、茫然和脆弱 。
累,悦纳!
苦,接受!
痛,生并努力幸福!
活着就是幸福!
活着就是修行!
电影活着读后感(二)
电影《活着》改编自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 。影片在开头就展现了一个富家少爷沉迷赌博玩乐的情景,最后被骗去了全部家产并气死了自家的父亲 。从此这个人物开始了他坎坷的后半生 。在几十年里经历被捕,中年丧母丧儿等一系列打击,最后剩下的唯有“活着” 。
电影中的主人公富贵的生活十分曲折,曾是富家少爷后来沦为演皮影戏为生,又经历了丧儿的悲痛,最后连妻子也因为教授被馒头噎着,而失血过多死亡 。富贵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他的亲人一次又一次地离开他 。电影中一次又一次地提到活着,人活着不容易,小人物活着更不容易 。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人最基本的需求是活着,人最根本的需求也是活着 。
命运给富贵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电影中的表现手法也表现了对命运的讽刺 。活着,这么不幸悲惨为什么仍然要活着,()我们到底又是为了什么活着,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是宁愿光鲜的死去,还是悲惨的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不管怎么说,我认为活着才有可能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