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师读后感( 二 )
埃里卡在母亲的折磨之下,35岁的埃里卡就成了一位钢琴教授,她用母亲折磨她的方式折磨学钢琴的学生,试图让他们成为莫扎特 。()实际上她已经成了一个丧失爱的能力,无法跟人相处,自以为是的人 。她只认可高尚的音乐,她鄙视肉体生活 。她痛恨自己的肉体,别人的肉体就更不用说了 。只要一离开钢琴和音乐,她就成了一个充满复仇心理的人 。她疯狂地折磨自己、报复他人 。于是她采用了一种“受虐狂”的独特形式来应对,就像她用刀片割自己一样 。不同的是,现在的“刀片”变成了外物,或者外物被她想象成了刀片 。她在疼痛中获得快感 。她已经完全没有能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更美有爱的能力 。她的内心因长期的压抑经受了极大的扭曲 。但埃里卡的学生克雷默尔的出现打破了母女之间死一般沉寂刻板的幽闭生活 。克雷默尔热烈地追求自己的女钢琴教师,但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情爱陷阱:母亲固执而变态地从他手中抢夺埃里卡,埃里卡在对待情欲上表现出受虐狂的疯狂举动 。最终克雷默尔选择了逃离 。
【钢琴教师读后感】我们从书中看到了她是怎样地被压抑、怎样地被扭曲、又怎样地走向变态、病态、最终成为令人惊惧的角色 。当然造成这一切结果的,除了社会强权压制、摧残的原因之外,还有她自身的原因 。“爱”、“爱的能力”、“行动能力”,就这样在音乐教育和“爱”的教育中被毁了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表现的却是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小说的作者将她的主人公埃里卡塑造成了一个极其复杂暧昧的形象:时而是淑女,时而是荡妇;时而理性,时而疯狂;时而温柔,时而残暴;不但折磨别人,更折磨自己;在奉献自己的同时要将自己和别人毁掉 。埃里卡的性格就是属于人格变态的范畴 。产生这种变态人格的根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压抑,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身份和性别等级的错乱和对抗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小学英语教师个人研修计划2022
- 工作计划|高三地理教师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2022年托班教师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幼儿园大班教师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幼儿园中班教师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计划范例
- 工作计划|2022幼儿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