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的信读后感( 四 )


对爱情这个敏感话题 , 在教学中一直是个禁区 , 没有人敢去涉及 。很多教师遇到教材中与此有关的知识往往是轻描淡写甚至避而不谈 。好在现在国家已经开始注重这方面 , 开设了青春期教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 , 并在实践过程中采取了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男女生分开上 。我觉得这是教育的进步 , 更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校园生活中的体现 。
其实 , 不管是在迁客骚人的笔下 , 还是在影视作品中 , 爱情始终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少了它是成不了席的 。而这也是每一个人要经历的必然阶段 。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把它说明白呢?你越是不愿提及 , 越容易激起青少年好奇继而探究的心理 。与其让他们冒险 , 为什么不能给予正确引领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四封信“理智和刚毅”中写到:青少年时代是为人生打基础的黄金时段 , 这一时期需要积蓄力量 , 去创造美好的东西 , 其中包括为人类明智而勇敢的爱所创造的精神力量 。是的 , 孩子 , 你要深思 , 需要有自己的力量 , 包括心灵上的爱情的力量 , 这种力量需要坚持终生 。珍惜它、爱护和发扬它直到进入棺木之前 , 使之成为专一不二忠贞不渝的思想力量 , 避免犯错误和遭到失望 。我把爱情称之为明智的、勇敢的力量 , 只有这样 , 才能算是人类真正的爱 。但是 , 如果一个年轻人缺乏意志 , 随波逐流 , 如果在他的感情中没有人类的智慧和勇敢 , 什么幸福他也得不到 , 相反 , 他会遇到巨大的灾难 。如果一个人易性冲动和缺乏思考能力 , 又热切地追求一时的快乐和追求强烈的快感——这就意味着 , 他正处在可怕的危险之中 。一朵鲜花 , 一眼看上去 , 好像是美丽迷人的 , 但是它蕴藏着一种毒素 。缺乏理智的性欲 , 这是巨大的邪恶 。它潜藏在生活之中 , 有时你也会碰上——我们可以直言不讳地承认这一点 。年轻小伙子要求姑娘满足他的欲望 , 好像他不是有意干坏事 , 他像是真的爱这个姑娘 , 这样他的罪过就更加严重了 。但糟糕的是在思想道德上 , 他对待爱情的理解还不成熟 。按他的体质发育来讲 , 他已经可以做一个父亲了 , 但是其道德思想上的发展还仅是一个小孩子 。这个小孩子并不是怀有恶意 , 然而是可怕的 。事情所以可怕就在于:他的身体虽已发育成熟 , 但还缺乏社会阅历 , 可是就做“父亲”了 。我用引号把“父亲”二字括起来并不是偶然的 , 我是想强调我使用这个词是附有条件的 , 因为通常这个词是含有另一种更崇高的思想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