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读后感300字
鸿门宴读后感300字(一)
《鸿门宴》所叙述的是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雄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准备除掉刘邦 。而刘邦最终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逃离楚营的故事 。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多么的威风,多么的不可一世!但因为与刘邦争天下,兵败垓下,最终落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归根结底,都是他桀骜不驯,犹豫不绝的性格让他在鸿门之上错过了一次刺杀刘邦的绝好机会 。就这样,一个唾手可得的江山被拱手送人 。多么的可悲!多么的残忍!项羽压根儿就没想到他所见的种种,皆是刘邦之计 。所以,“古之成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节” 。
曹操,历史上的奸雄 。这是基于人们个人爱憎基础上给予他的名字 。让我们正视历史:“曹操,字孟德,诗人,军事家……”这些是什么?——这没有什么,仅仅是因为他当断则断,遇事有魄力,当他诛杀孔氏后人时,正是因为他的铁血,后世才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 。若不是他的能力,他的性格,何以三足鼎立,统江山;又何以有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壮诗篇 。
项羽之所以失江山,刘邦,曹操之所以得江山,正是因为个人人格 。项羽的桀骜不驯让他孤注一掷,让他呈匹夫之勇,让他兵败垓下;而刘邦,曹操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性格,让他们招贤纳士,让他们统帅三军,让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 。当然结局也必然有不同,一个既失江山,又失美人,另一个则建立千秋功业 。
就个人观点而论,项羽——我崇拜,但只有一个叹惋——英雄短命;刘邦,曹操——我尊重,但他们也只有一个评价——书写历史 。
好的个性=好的人生,让我们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
鸿门宴读后感300字(二)
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已近尾声 。项羽到了四面楚歌的悲惨境地,不免发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 。但在最后一战中,他孤身奋战群敌,“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倒退)数里 。”可以想见其多么神勇!但“虎落平阳遭犬欺”,终究摆脱不了受围困的处境,故有乌江边赠马亭长之举,有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感,以自刎之举成全急欲领赏的汉军将领 。一代英雄,自我毁灭 。死得坦然,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就连李清照这样的弱女子也不禁赞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个项羽,岂不是将整个南宋小朝廷比了下去?
项羽是英雄,但只是一个失败英雄,只是一个悲剧英雄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