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点读后感
回到原点读后感
读着抒情的散文,能让我的心情放飞;读着精彩的小说,能让我的幻想放逐;当读完《回到原点》一书后,则令我百感交集,在吸收书中精髓的同时,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反思 。
书里除了讲述了教育的灵魂、如何保卫孩子的童年等一些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外,还分析当前教育所存在的普遍现象,来警醒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确实值得一读 。其中有几点是我体会最深的 。
首先,是林少敏与张文质在谈论到保卫童年这一话题时,认为当前学校已经是脱离了教育的本质,有功利化的行为 。我觉得教育的评价是比较复杂的,所以用评比、竞赛、考试等形式去评定学校,是在所难免的;而且现在社会竞争激烈,要想学校有生存以及发展的空间,去迎合社会的要求,也是迫不得已的 。但问题是我们当教育工作者的要带着良心去工作,本着教书育人的思想,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不能把学生当作是制造好成绩的机器,不要把学生当作拿奖金的“摇钱树”的话,我相信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了功利关系了 。
当今社会里,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现在的小孩衣食无忧,又由于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在家里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仅生活习性比较懒惰,思想上其实也比过去的孩子缺失了许多东西 。其实,这就是为功利所困的“失真”教育 。现在大家都不难发现,新闻里常报道:一些青年因为口角而杀人;富二代醉酒驾驶撞人后扬长而去;一些有钱人说用钱就能解决问题等 。因此我们慨叹:现在的人怎么越来越粗暴的呢?这就反思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还是否做到最好了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在教育上不仅仅是要对学生进行刻板的学科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灵魂洗涤和精神的再塑造 。
其次,在还学生自由这一问题上,也是要下工夫的 。书中毫不客气地指出:人身自由是中国教育中严重受到忽视的教育自由 。不能以任何遥远的目的牺牲儿童的身体利益,不能牺牲儿童的欢乐、游戏和交往的需要而把儿童放置在劳累之中 。但有时反思我们自己呢,会有意无意地范下这个错误 。有时是因为抓紧评讲练习的进度而拖延了下课的时间,有时是怕出危险而减少活动的时间,()有时是火在当前把学生大骂一顿,有时甚至是为了掌握知识而反复地练习 。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剥削着学生的自由,摧残着这幼小的生命 。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认识到这些是错误的行为的话,才会懂得关爱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
第三,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北京电视台采访人员马薇所举的一个国外学生莎拉的学习例子,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事例 。我们现在布置作业,没有考虑孩子的能力特点,只是考虑到自己批改时的方便,就“一刀切”,统一作业 。其实细想一下,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折磨,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还要再做 。所以,有时在作业布置方面要学会灵活,适当地根据学生实际来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以达到激励效果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