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散文读后感

贾平凹散文读后感(一)
——《朋友》读后感
时隔近二十年,又一次读先生的散文,还是如多年前一样喜欢他的文章,忍不住想言传言传 。
先生大我六岁,当是同时代人,他初发作品时,我是文学爱好者,很是读了些他的文章 。后来发现有卖《贾平凹散文自选集》时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果然没令我失望,不仅我爱读,就连上小学的炜儿听了他的文章也是喜欢得不行,总学说:我要撞棉花包撞死,吃白糖吃死 。于是去日本时就把此书也一并带去,供炜儿闲时阅读 。回国时,扔了很多衣物、日用品,可这本缺了封底的书却又被带回 。
这次读《朋友》才知道,那本自选集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看来还真是与他有些缘的 。二十年来作者与读者都在成长,他的文章越来越朴实无华,却在不经意处会令你发现一些深刻,一些禅意,一些古风,如以下几段:
一个人活着其实仅仅是一个人的事,生活关照形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的每一个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精神交流形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却又常常拂我的意 。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 。苦难来了,最苦难的也是自己 。
这个世界已混沌不清,抨击丑恶发泄怨愤是一种战斗,而宣扬纯净也是战斗 。人生的残缺使我们悲痛和激愤,而在残缺人生中享受纯真美好,更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的艺术和人生的艺术 。
人活着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义却在生到死的过程 。朋友被朋友们骂着又爱着,是因了这个朋友的真诚和有趣 。
他形容一个朋友的长相:满脸都是头,满头都是脸 。(一秃顶朋友)看到此不禁莞尔,想到圈内程主任的那张如弥勒般的佛脸 。
这本散文集多为朋友作序,也有写一些有趣朋友之间的交往,被写人物大多为陕西文人、书人、画人,也有一些喜收藏石头之人,还有朋友的小儿,竟被他称为先生,皆因小儿怀有纯净无染的心也 。其为友人作文,却不胡乱吹捧,有一说一,无二是不言双的 。
读先生的文,发现了许多与先生相同之处,不由窃喜 。先生喜饮茶,我亦喜饮茶,先生喜藏石,我亦喜藏石,不过我的俗了些,是玉石,先生喜的是天然大气之石 。先生喜藏陶罐,我亦喜欢陶、瓷之器,不过先生喜的是高古之陶,而我喜的是家用的大俗之器 。先生不爱钱、权,我亦鄙薄这两样 。先生善书、画,我却喜赏书画,先生写一些微言大义的小文,我却爱这些文章甚于爱先生的小说 。还有一点很重要,先生是文坛着名的病人,而我亦是文坛之外一个无名的老病号,且得的是同一种病,不是我硬要牵强附会的找与名人的相同之处,而是爱先生的文在先,对先生好奇在后,才发现了这些缘,不由拿来显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