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作品读后感( 三 )
带灯,本名萤,得知萤火虫生于腐草时,则坚决改了名字 。而事实上带灯不过是萤火虫的一个别称罢了 。作为镇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她所面对的大多是乡村里的一些难缠的人和事 。她同情农民,想着法子维护他们的利益,却又不得不执行领导的命令,极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为领导的仕途升迁保驾护航 。为了安抚上访者绞尽脑汁,一听说有上访者到县里了,就不顾一切去阻拦,想方设法化解矛盾,可矛盾又往往不易化解,尽管矛盾的成因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处处为百姓着想,百姓却未必领情,甚至恩将仇报;处处为领导排忧解难,却无法让领导高兴 。工作的苦烦,生活的无奈,情感的挫败,将她狠力地折磨 。与元天亮的通信,成了她抚慰心伤的一缕春风 。尽管几乎得不到回信,可她还是一直写,用这种方式使自己暂时摆脱现实中的杂乱沉闷,寻到了避风的港湾 。她对元天亮的单相思,如清水般纯洁,完全是精神上的爱恋,不沾染一丝儿的尘灰 。
小说中反映出的社会问题颇值得我们深思 。马副镇长为了补身子吃胎儿肉,见难以升迁,就破罐子破摔 。见好处就上,有事就躲 。书记、镇长不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摆大领导的谱 。书记为了仕途,竟然找理由瞒报洪水淹死的人数,而且说得冠冕堂皇,脸不红心不跳,对于不同意见的人大力弹压,出事了就把责任推给替罪羊 。有的乡镇干部为了打压上访人员竟然私设公堂,刑讯逼供,领导知道后不但不怪罪,反而夸奖 。把上访人员当病人送医院,领导来视察,怕人拦道告状,就把那些可能捣乱的人安个罪名抓进派出所 。官商结合办工厂,不顾长远利益,纵容地痞流氓为非作歹 。为了政绩树立假模范 。在矿区打工的农民遇难后,赔偿金难以落实,乡镇干部对此无作为 。村干部作威作福,称群众为刁民,修路时为了敛财不顾质量,结果修好的路一场大雨就冲得稀巴烂……如果说作者2002年出的小说《病相报告》,是解放前到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病相的报告的话,那么,本书又何尝不是当前社会的病相报告呢?
【贾平凹作品读后感】带灯,就是一只萤火虫,牺牲了自己暖亮着乡村,默默无闻的贡献着,期待着,抗争着,也痛苦着 。她是当前有良知、有责任感却又面对着重重压力终难有所作为的基层干部的典型代表 。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作者写作上的一大突破与自我超越,也为繁荣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