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读后感( 二 )


农田中的劳动力剩余,如果没有其他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渠道,农村中的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就会多起来 。比如聚众赌博、酗酒、各种迷信、热衷于红白喜丧事、滋事生非、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等等乡村社会问题日益增多 。农村基层政府管理社会的工作量日益加大,成本越来越高 。一个国家,如果大量的劳动者有工作可干,大家都忙忙碌碌,一天八小时工作,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折腾别的事情;而一个国家,有很多的劳动力没有事情可干,就会闲而生非,无端生出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来 。所以,劳动力过剩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是急待解决的 。
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过程是不可抗拒的,其进程必然要有很多的农业劳动力剩余出来,正确的战略选择是要加速这种现代化过程,使农业产业劳动生率提高,能支付农业产业分工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而与农业关联的产业得到足够的支付后,也能正常地分工发展,从农业种养业中吸收过剩出来的劳动力就业 。专业化和规模经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分工和产业分化则会大量地增加就业 。当然啦,这个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由农村内部产业的分工和分化吸收就业 。一是农村的一些产业要向城镇集中,二是相当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是要向城镇转移 。这样,农村的农业就可以家庭农场式经营,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为期不远了 。
但这不是个顺利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艰辛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一个问题来的,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是不怎么公平的,跟人家竞争的起点就不一样了,成功的可能不大 。我认为这个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有国家这个强力的后盾无论是什么问题解决起来都不难 。这就要看国家的政策到底是怎么实施的了,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算有多好的政策实施起来也是有点难度的 。
我想单靠现在的分散的小农经济是难以解决农业的现代化问题的,它达不到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所以说用农业机械化在这里难以得到发展 。
农村劳动力过剩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国家应该要出台什么有效点的方案来解决了吧,希望不要让我们人民等太久了 。
这就是我从《江村经济》里看到的令我思考的问题 。

江村经济读后感(二)
初读江村经济,首感便是被费先生的社会责任感所打动,在新婚妻子逝世,自己身患疾病的时候,费先生居然能够一刻不停地进行社会调查,为百姓生活奔波,这不禁令笔者钦佩万分 。着名的功能主义学家马林诺斯基教授在序言中评价:我敢预言,费孝通博士的这本书将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 。它让我们注意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国家 。那费先生是怎样展示这个伟大的国家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