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读后感( 二 )
这句话简单,也易做,但最怕要持久,在班级管理中是如此,作为班主任,事事皆小事,但事事是大事,学校教研活动亦是如此,每个学期制定的计划美好却周全,但在操作过程中总有一些无法坚持,总有一些不过全面和彻底 。现在大多教研的主角是上课老师,上课老师需要在年级组内反复磨课,然后改进教学设计,在教研组展示,接着说课,说说教学思路,说说授课感受,一同参与磨课的老师进行点评 。然后是教研组范围评课,大家发言中听到最多的是“某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授课思路清晰……教学效果较好 。”虽然在评课中,授课老师需要更多的是建议,但是反过来想想自己上完课,自然也想听到好的评价,()但对于教研的质量,教研的效果而言,这些显然的不够的 。也常常因此而困惑 。
看到这本书中一个章节叫做:人人都是教研活动的主角 。觉得很有启发,它是由组织者搭建平台,营造氛围,让参与者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求专业支持的过程,以一种“发散——聚合”的梯进式“三度研讨”教研形式 。三次分散以教龄为基准为每个组配备不同教龄的教师组成小组,分散进行教学设计;根据课堂观察改进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设计;查阅相关书籍,小组间交流,再次改进设计 。而三次聚合分别是分享中初步形成共识;相互交流中深入思考;思辨中提升教学素养 。关键是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教研的课堂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不失自己的个性特点,实现了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进而提高了教研的参与度与教研的实际收效 。
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读后感(三)
《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融汇了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科研活动和借鉴实践经验,把个体智慧与团队结合,把优秀经验学一学、改一改、用一用 。
刚一拿到书本,我就被封面上几行浅颜色的字所吸引,它是着名作家萧伯纳说过的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这话说得多好啊!
分享智慧,是指教师们在工作、学习、研究过程中的“交流、分享、合作” 。本书中介绍了两位教师以上的各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如课堂观察、课程开发、考试命题、师徒结对、专家指导、读书小组、科研写作、教研沙龙、网络交流、小课题研究、非正式研究等多种内容和形式 。从中,我们可以分享到众多优秀教师的教改经验和教育智慧 。
内容确实丰富,从书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教育智慧的分享,更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一个个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正因为有这样的团队,才会擦出朵朵闪亮的智慧的火花 。我不禁思考:这些形式适合我们的团队吗?
推荐阅读
- 祝福语|邀请朋友参加生日聚会的短信
- 祝福语|妈妈生日祝福语最温馨的话
- 祝福语|恭喜新人结婚的祝福语2022
- 工作计划|小学英语教师个人研修计划2022
- 祝福语|早上好的问候美句祝福语
- 祝福语|给爱人的早安问候一句话暖心话
- 工作计划|高三地理教师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2022
- 祝福语|祝的朋友生日快乐的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