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帮助读后感( 三 )


读老子需要一种经历和积淀,需要一种环境,一种心态,更需要一种境界 。王蒙先生是着名作家,年轻时被打成右派,后担任文化部长,但不久便辞去职务,潜心写作,成就斐然 。他自云“年轻时已经迷上了《老子》”,老而弥笃,以致“皓首穷经”,自成一家 。他写的《老子的帮助》一书,独辟蹊径 。他说:“我是追求其大意、其整体含义,追求其前后文句中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当无见树忘林之虞”,“读书的最乐在于从中发现了生活,发现了生命的体验,生活的最乐在于发现了类书本,发现了迄今书本上尚无的或语焉不详乃至有误的新道理、新说法、新见识”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追求,所以,他的书和一些学术大师的书很不相同,写得浅显通俗,但不乏广博深刻;抓住根本,而又广泛联系社会人生;既推崇老子的智慧,又不乏个人的卓见;不咬文嚼字,但求符合生活的真实;读之既能启发智慧,又能陶冶性情;加深对《老子》的理解更是功莫大焉 。老子被称为中国的哲学之父,可以与欧洲哲学史上的苏格拉底相媲美 。而《老子》是中国文化最着名的经典着作之一,它对我们国家的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艺、宗教等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德国哲学家尼采感叹道:“老子的思想像一口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如果说我开始对《老子》一书是一种猎奇和兴趣,那么现在就感动了 。两千多年了,每读《老子》,仍然给人以冲击,给人一种新鲜感,甚至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醒悟 。”我们不得不认可:老子为人类提供了最深刻、最完善的生态智慧 。追溯远古,孔子、庄子都曾对老子感叹 。我们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晚年曾说:“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实在比西方好!”鲁迅先生也曾言:“不读《老子》就不知道中国文化 。”胡适先生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老子深邃的“道”,穷微极妙,浩荡而宏博,广大而深刻,倾倒多少中外鸿儒大家啊!
【老子的帮助读后感】阅读《老子的帮助》的过程,也是阅读王蒙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他的思维、思辩、人证、物证、事证,甚至反证的过程中,看到他采取老子智慧的过程 。无为是一种信心,虚无是一种聪颖、一种风格,更是一种境界 。他在政界晓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以水作为自己的榜样 。他知道最好的状态是水的状态,最好的品德是水的品德 。水滋润着万物,晶莹干净,为一切洗涤、清洁所必须 。水很会给自已定位,它有广阔的胸怀,有很好的容受性,它容纳一切,包容万象,亦爱憎分明 。水有很多很大的能量,但它与世不争 。它说到做到,声到水就到,他踏实做事,认真做水,从不欺世盗名 。它充满生机、动感十足,它映射天空大地,自己却无色透明 。水做事很有规律,它最会体现“道”,它是“道”的最佳体现 。如果我们领悟到水之“道”,我们就能领悟天之“道”、人之“道”了,也就读懂王蒙先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