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传记读后感( 三 )
【李嘉诚传记读后感】在他取得事业的成功之后,他并没有忘记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屈指可数的华人慈善家,他打破了自古以来“为富不仁”的说法,他的各种慈善事业捐赠已超过8亿美元 。在李嘉诚身上,“富与贵”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他在商训中说过,真正的富贵,要懂得怎么能够用你得来的金钱,尽自己的一点义务,还有责任,贵是从你的行为中来 。这些都体现了李嘉诚的人格魅力 。
虽然成功的案例不能复制,但是成功的经验却可以学习,成功不是偶然,成功是有原因的,当然李嘉诚是个幸运的人,这份幸运也是靠他自己艰苦的努力获得的 。尤其是这本书通过介绍李嘉诚的经历可以给我们启发,去寻找我们缺少的品质 。虽然光读书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他的人生经历一定会带给我们勇气和激情,告诉我们一个渴望成大事的人需要的是什么……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不仅应该不断地学习课本知识,勤奋努力,也应该学习做人的道理,以诚待人,懂得回馈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
李嘉诚传记读后感(三)
一直以来都很佩服李嘉诚先生的白手起家,佩服他的经商头脑,于是找了《李嘉诚传》来读,读完之后,心中有着很多很多的感想,于是把其记录下来 。
李嘉诚先生的一生不可谓不传奇,出身与贫困家庭的他能够成为今天的华人首富,通过去读他的自传终于知道了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的这个位置,因此,也更加地对他敬佩,真的在他身上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
李嘉诚之所以能有今天如此大的作为,是因为他有着一股永不服输的执拗劲 。小小年纪的他就掌握了经商的秘诀,他对推销工作已经有了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摸清市场动向,建立销售渠道,广交朋友,才能做好生意 。
李嘉诚推销商品不是靠高谈阔论,而是注重市场和居民中使用这种产品的情况 。李嘉诚把香港划了很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居民生活情况和市场情况都记在一个小本上,只要产品一出厂,便知道该送到什么地方去 。因此,李嘉诚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推销额远远地超过了同事们,得到老板的赞赏 。
由于李嘉诚做出的成绩在职工中非常出色,老板非常欣赏他的才华 。因此,在李嘉诚刚满17岁那年就被提拔为业务经理,()统管产品销售 。时隔不久,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 。李嘉诚成了塑胶厂的台柱 。
他从茶馆小工到钟表店小工,再到五金店销售,再到塑胶店经理,这一系列的转变才是真正刻骨铭心的 。1950年,李嘉诚创办了“长江塑胶厂”,在他经营塑胶厂的几年里,许多挫折差点让他失败,但他以无法想象的毅力挺了过去,令我震惊万分 。其中最危险的一次就是面临倒闭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