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读后感

理想的风筝读后感(一)
读了《理想的风筝》之后,我知道: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而牵风筝的线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
文中提到的刘老师,身残志坚 。他抱着对生活执着的爱与追求,靠着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笑着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一天又一天地活了下来,向我们成功地展示了生命力顽强的一面 。
也许我们的生活是残酷的,但命运却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俗语说:“穷途末路”,但我却不这样认为 。谁都知道,张海迪姐姐在五岁的时候,就因为疾病造成了高位截瘫 。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她靠着对生活执着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和命运作抗争 。她虽然没有机会进校门,却发奋图强,学完了小学、中学、甚至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好几种大学外语 。她抱着“笑着活下去”的信念,以惊人的毅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
对比之下,那些四肢健全、却不懂得珍惜自己生命的人是否应该感到惭愧呢?当你被父母或老师批评时、当你面对生活的坎坷时、当你站在生活的风浪面前时,你是否想过:这是生活在考验你;你是否高高地昂起头、挺起胸膛迎击过风浪?你是否向生活的风浪展示过你灿烂的笑容?
努力吧!同学们,既然生活赋予我们健康的身体,就让我们一起欢笑着放飞手中那承载着我们远大理想的风筝吧!

理想的风筝读后感(二)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题目叫《理想的风筝》 。故事讲述的是“我”一看到春天的景物,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历史老师——刘老师 。刘老师的左腿从膝盖以下全部截去,只靠一根原木拐杖支撑着 。他就只靠这根原木拐杖和健壮的右腿,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 。而且他的课也讲的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又常常哽咽 。他不但上课是精神焕发,下课时也活力充沛 。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会在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风筝在空中盘旋,刘老师望着风筝,仿佛他的心也飞上了蓝天 。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感到了阳光﹑希望﹑生命与健康 。又有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充满阳光﹑希望﹑生命与健康的人居然会是一个残疾人?我很钦佩这位刘老师,他那种热爱生命的感情,甚至连很多正常人也比不上 。这让我联想起,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人自杀,我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不能理解,生命难道就这么一文不值吗?真希望他们学学刘老师那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太过平庸,其实一个人的降生本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生命是多么奇妙啊!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他可以走﹑可以跑﹑可以跳;他可以有自己的意愿,可以任意支配自己;最重要的是,世界上没有一个生命是完全相同的 。想象一下,你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与你比拟,这是多么奇妙啊!如果随随便便就让自己的生命消失,那么你对得起为你十月怀胎的母亲吗?你对得起辛勤培育你的父亲吗?你对得起所有关怀﹑照顾过你的人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