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战争读后感( 二 )


为了让读者更加明晰“粮食战争”的内在的隐秘性及危害性,他引用两千年前《战国策》中,管仲三策粮食战略兴齐的历史典故,来论证粮食战略的威力这一观点 。齐国本是一个海边的小国,姜太公初封时地不过方圆百里,而且很多是不适合粮食生长的盐碱地,粮食产量和人口都不多 。齐国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东方的强国,这与管仲的服帛降鲁梁、买鹿制楚、买狐皮降代国三个着名的粮食战争策略有直接的关系 。以史为镜,前车之鉴不可不防,现今的粮食危机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更大的政治阴谋 。
中国人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现今美国大力鼓励发展用粮食提炼乙醇的能源战略,()这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引发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带动物价上涨,直接伤害到粮食进口和缺粮的国家利益,并造成世界政局动荡 。这种利用粮食来操控政治的手段是美国惯用的伎俩,不可不防 。历史上,美国就发起过好几回粮食战争 。如在冷战时期,美国曾经以停止和恢复对印度的粮食援助为筹码,最后迫使印度倒向跟美国好而疏远苏联;在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更是以苏联侵略阿富汗为由,直接停止过对苏联的粮食援助,甚至对苏联进行粮食禁运 。由于苏联粮食歉收,美国禁运而导致前者被-迫在国际市场大量采购时,美国甚至“火上浇油”,通过法令在国内减少三分之一的小麦耕种面积 。当初是在全球歉收的情况下,减少小麦出口进一步抬高国际粮食价格,如今则是在全球粮食供应趋紧的情况下,不断加大生物能源的产能以制造更大的缺口 。正如曾左韬博士所分析,这就是现代版的“粮食阴谋”的大国策 。第一步,即美国先调整自身产业结构,逐渐淘汰一般加工业,自己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和以金融为主的服务业,同时向亚洲国家转移一般制造业和进口一般工业品,并廉价出口粮食,把各国农业挤垮 。第二步,等亚洲各国大力发展一般制造业、各国政府如两千年前的鲁梁国君一样鼓励国民大量种桑树卖丝、激烈竞争使得工业品越来越便宜后,美国现在开始减少农作物出口,从而控制这些国家的粮食供应 。
“粮食战争”危机并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杞人忧天 。在社会、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战争的概念已远远超越飞机大-炮的定义,农业、工业、金融业新时代三元格局的新经济形式,无不充斥着一场场的无硝烟的战争和对抗,虽然看不见战场却能让世界时刻动荡不安 。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当前的粮食危机,既要积极应对,更要科学防范 。曾左韬博士认为,目前美国和中国人口及资源情况不同,中国不应盲目跟着美国走,中国对提炼乙醇的技术应该紧盯,但不宜急着投入生产 。在本国粮食生产不富裕的情况下大规模地把粮食转化为乙醇是不可想象的 。应静待纤维素转化为乙醇技术成熟,集中研发不跟粮食生产争地的项目,比如从大海或沙漠里生产生物乙醇 。同时总体评估秸秆转化为乙醇还是饲料哪个更为有利 。作决策的前提是发展乙醇项目不应跟人畜争粮,否则将伤及根本,得不偿失 。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除了曾左韬博士上述观点外,中国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95%的粮食自给率,守稳中国粮食安全线 。我国目前的耕地资源状况实在令人焦急,据国土资源部组织的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范围覆盖了中国31个盛自治区、直辖市,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根据最新一轮的土地变更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耕地总面积仅为18.2574亿亩 。“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 。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关于保护耕地必要性阐述 。不容忽视,我国有着世界上数量最为庞大的人口群体,世界上所有的商品粮食加起来,都不够中国人吃的,中国人若想自己养活自己,只有死守18亿亩耕地的底线,否则将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政局稳定,甚至危及子孙后代 。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国人的忧患意识,并采取铁腕制度遏制、打击以各种手段非法占用耕地行为,并在全国范围开展大力提倡节约粮食、节约耕地、反对铺张浪费等辅助措施 。

推荐阅读